小雪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它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就是说,到“小雪”节气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此时外界寒气过盛,人体容易被寒邪侵袭,此时进行中药足浴可以起到很好的温阳驱寒作用。正所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载:“寒者热之......摩之浴之。”
《理瀹骈文》:“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中医内治和外治的理论与用药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用药的方法,古人因此创制了众多外治方,笔者选取其一介绍如下:
足浴方:《医宗余鉴》:
海桐皮、透骨草、乳香、没药各12g,当归9g,川椒18g,川芎、红花6g,威灵仙、白芷、甘草、防风5g。一副煎煮3-4次,药液泡脚,一天一次。具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之效。方中海桐皮、透骨草、威灵仙、白芷、防风、川椒通经活络、温经散寒、除湿止痛;当归、川芎、红花、乳香、没药祛瘀活血、消肿止痛,甘草协调诸药,共达祛风湿、通经络、散寒邪、祛瘀血、消肿痛、宣痹痛的功效。不仅可以驱散冬天的严寒,对跌打损伤、风湿痹痛也有很好的疗效。
泡脚并不是简单的泡一泡就可以,也需要一些准备:第一、要调整好泡脚水的温度,一般来说,泡脚水的温度以38~43度为宜,但最好不要超过45度。第二、要选对泡脚容器,既然是泡脚,就要体现出一个"泡"字来。"泡"在这里体现是,水要多,热量要够,时间要长。正确的选择是买一个较深的木桶,要能把小腿整个放进去。一是比较容易保温,二是贴近自然。第三、要选择加热设备,泡脚前我们可以多准备些热水瓶,灌满热水备用。第四、如何确认泡脚效果,泡到你的后背感觉有点潮,或者额头出汗了,就算是好了。注意,千万不要出大汗,因为汗为心之液。出汗太多会伤心的。微汗出,忌大汗。
泡脚也并不是随时都可以,也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第一,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第二,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第三,中药泡脚最好用木盆。第四,儿童不宜用过热的水长时间泡脚。第五,女性经期别自己乱用中药泡脚。第六,容易口舌生疮,目赤肿痛,体有内热的人不宜泡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