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文章

【科普帖】腰椎间盘是如何“坐”到如此突出的?

提到腰椎间盘突出,多数人认为是老年人的“专利”,殊不知,随着现在工作学习压力越来越大,“腰突”正在逐渐年轻化,相信您身边一定有些朋友,年纪轻轻二三十岁腰椎间盘就开始“突出”了。

近期我们就收治了这样一位患者,32岁,办公族,工作朝九晚五,且不涉及重体力劳动,经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后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这位患者对于自己年纪轻轻就得了腰椎间盘突出,心中充满了疑问,您是否也有着同样的疑问呢?

疑问一

“腰突”是如何找上自己的?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 “腰突”是可以“坐”出来的。中医讲“久坐伤腰”,我们从上学开始,上课、写作业坐着,工作以后,上班、开车坐着,下班后,追剧、打游戏还是坐着。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偏爱“跷二郎腿”“驼背坐”“葛优瘫”等懒散坐姿。可以计算一下,每天24小时,除了睡觉大约6~8小时躺着,其他时间大部分都是坐着,每天坐12小时以上的人也是不在少数。

20240716_080745_461.png

如果把站直时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按100%测算,根据坐姿的不同,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可以达到150%甚至270%。一方面,久坐使腰椎间盘长期持续超负荷受力,除此之外,懒散坐姿使得本该向前突出的腰椎生理曲度变直甚至反弓,不仅要承受纵向压力,还要承受横向剪切力,无形之中严重增加了腰椎的负荷,加剧关节软骨退变。另一方面,久坐状态下,腰部肌群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周围组织缺血缺氧,导致椎间盘没有足够的营养,也会加速其老化。当局部组织出现炎性渗出、组织黏连,就可能引起腰部酸痛、僵硬,如果再加上疼痛向下肢放射,您就要警惕“腰突”症了

20240716_080705_126.png

疑问二

大家都说“腰突”是老年病,

为什么三十多岁就发病了?

椎间盘是由被纤维环包绕的髓核和上下椎体的软骨板组成,一方面,纤维环从青春期之后开始退变了,一旦受力不均或外力损伤,比如弯腰搬重物,很容易发生破裂,髓核就由此而突出了。另一方面,椎间盘里的血管在20岁左右就完全闭塞了,没有血供为其提供充足的养分,所以腰椎间盘退变后很难修复。这就是很多年轻人也会腰突的根本原因。

20240716_080729_080.png

疑问三

如何避免坐出“腰突”?

首先,要避免久坐,每隔20到30分钟变换姿势,可坐位、站立位反复变换。其次,坐要好好坐,我们要纠正懒散坐姿,以减小腰椎间盘的压力。

 纠正懒散坐姿分为三步:

1.从懒散坐姿开始,弓起腰部,前伸下颌。弓腰会使腰部前屈,前伸下颌,会使上颈部后伸。

20240716_080746_941.png

2.采用过度矫正,用力前挺腰部,收回下颌。挺腰使腰部过伸,收下颌,使上颈部屈曲牵张。

20240716_080715_177.png

(图片来源:津沽推拿)


 3.颈、腰部放松10%,即可获得较好的颈腰部中立位。

20240716_080724_167.png

(图片来源:津沽推拿)

疑问四

有什么锻炼可以预防久坐“腰突”吗?

中医讲究“未病先防”,当我们处于久坐状态时,髋关节屈曲,导致髂腰肌痉挛短缩,臀大肌肌力减弱,加重腰椎关节负荷,因此放松髂腰肌、增强臀大肌对于保护腰部的正常结构十分重要。

1.髂腰肌拉伸:放松髂腰肌

动作要领:两脚一前一后,呈弓步状态,保持膝关节与脚尖方向一致向前,上身挺直不要前倾,保持骨盆中立位,体会髋部大腿前侧腹股沟的伸展,保持拉伸30秒,换腿重复以上动作为一组,每天可重复3-5组。

20240716_080746_584.png

2.臀桥(五点支撑):增强臀大肌肌力

动作要领:仰卧屈膝,膝关节分开与髋同宽,使肩、髋、膝呈一条直线,两臂置于身体两侧,掌心向下,不要下压借力。臀部发力,以臀部为着力点,缓慢抬起臀部使身体成桥型,停留10秒,缓慢放下臀部,重复5次。

20240716_080700_231.png

如果休息后腰疼无法缓解,并持续加重,建议您立即前往医院就医。千万不要因为年轻,就忽视了腰椎的健康。

作者简介

20240716_080752_658.png

柯智淳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推拿科住院医师

     针灸推拿学硕士,参与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医内外治法相结合依时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管狭窄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肩周炎等骨关节疾病;运用津沽脏腑推拿治疗消化系统、妇科、内分泌系统等内科疾病。发表多篇核心论文。

咨询电话:15822779831

20240716_080700_183.png

贾峻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肌张力障碍病房二病区副主任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推拿分会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推拿手法专业委员会理事,天津市中医药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事推拿医教研工作二十余年,发表包括中文核心、科技核心等各类期刊论文二十余篇,负责天津中医药大学课堂授课、临床带教以及老年大学等教学工作多年,多次参与推拿科重点专科优势病种诊疗规范和临床路径的制定和编写工作,经常积极组织参加健康科普讲座及义诊活动,解决百姓疾苦,为健康中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擅长治疗脊柱、骨关节等疾病,从医二十余年,在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尤其擅长应用推拿配合针灸以及中医外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滑脱症、强直性脊柱炎、颈性眩晕等颈腰关节病。同时在针刀疗法治疗腱鞘炎等小关节疾病方面也颇有心得。

出诊时间:周一、五全天,周二、四、六上午,周四下午

出诊地点: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鞍山西道院区)C座2楼205

联系方式:13920221699



20240716_080730_022.png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国家中医重点专科
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

国家区域(华北地区)推拿诊疗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诊疗模式规范化示范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王金贵教授名医名家科普工作室
天津中医一附院推拿科普基地
就诊地点:北院-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4号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C座2楼
脊柱软伤科、关节软伤科、颈腰损伤科
骨伤推拿科(脏腑病证、小儿推拿)

南院-天津市西青区昌凌路88号门诊

门诊1楼D区 骨伤推拿科


在线预约网上咨询直接就诊交通地址

版权所有: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外治综合诊疗中心       技术支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