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文章

【科普帖】冬病夏治之膝骨性关节炎

冬病夏治,简单来说就是将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容易加重的病变,在夏天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是中医治未病理念的体现。

01

膝骨性关节炎,冬病夏治正当时

 膝骨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膝关节部位存在僵硬感以及肿胀感,对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带来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中医认为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是因为肝肾亏损、风寒湿邪内阻引起的血运失调、筋骨失养所致,常见证型为寒湿痹阻型,治疗需补肝肾、祛风除湿。《素问·六节脏象论》云:“长夏胜冬”。“冬病夏治”就是利用长夏胜冬这一克制关系,利用夏季阳气旺盛的自然气候,扶助人体阳气,祛除风寒湿邪。因此,夏季是温阳祛寒,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重要时期。

20240726_080711_175.png

02

冬病夏治

用灸疗

 艾灸是冬病夏治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夏季对“冬病”予辛温之法祛寒,动其致病之寒邪,恢复人体正常的阴阳平衡,同时也是膝骨性关节炎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率较高的一种治疗方式。艾灸通过燃烧温热效果可以加快血液流动,推动局部组织炎性物质有效地消除或者吸收,改善膝关节组织的水肿以及增生,推动关节功能的恢复。有膝骨性关节炎的朋友可以通过艾灸疗法进行自我保养。

03

选穴操作

 三伏时期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腠理处于开泄状态,在穴位上艾灸更易疏通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的运行来调整脏腑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施灸部位:足三里穴、膝眼穴、鹤顶穴。

 

艾灸

 采用无瘢痕灸法,患者取坐位,于穴位上涂抹适量凡士林,将直径1.5 cm、高2 cm的艾柱点燃实施艾灸, 当燃至3/5且患者自觉有轻微的灼痛感时,立即易炷再灸,每穴灸5壮为宜,以皮肤潮红、无灼伤、不起泡为度。每日一次, 连续艾灸15 天。

 20240726_080703_771.png

腧穴选择

足三里穴

 20240726_080755_950.png

①定位:四指并拢,从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胫骨旁开1横指,腓骨与胫骨之间为足三里穴。

②意义:膝骨性关节炎病程冗长,迁延难愈,多易耗伤精血,艾灸足三里穴可益气养血、扶正培元。

 

膝眼穴

 20240726_080749_309.png

①定位:膝眼穴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内侧的称内膝眼,外侧的称外膝眼。

②意义:艾灸膝眼穴具有通经活络、疏利关节、消肿止痛之效。

 

鹤顶穴

 20240726_080741_898.png

①定位:膝上部,髌底的中点上方凹陷处。

②意义:艾灸鹤顶穴可祛风除湿、活络止痛、强壮腰膝。

 

注意事项

1. 本文所述膝骨性关节的艾灸保养法应在医生明确诊断、判定证型、谨遵医嘱的情况下选用,不可盲目自我治疗。

2. 艾灸体位要舒适,便于操作。一般空腹、过饥、过饱、极度疲劳者不宜艾灸,应注意防止晕灸的发生。

3. 灸量不宜过重,对于肢体麻木、感觉迟钝的患者,勿灸过量,以避免烫伤。艾灸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室内通风良好,严防艾火烧坏衣物、床单等。施灸完毕必须彻底熄灭艾火,防止火灾。

孕妇, 对艾灸药物有明显皮肤过敏者, 有严重心、肝、肾、脑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发作期 (如哮喘正在发作者、咳嗽剧烈、发热的病人等) 应禁用或慎用此疗法。


SUMMER

参考文献:

[1] 张瑞芳,叶春苗.循经火疗联合艾灸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滑膜炎症、软骨代谢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18):3220-3222.

[2] 徐厚平,杨思进,曾彩琼.冬病夏治艾灸法治病机理探析[J].中医外治杂志,2011,20(06):32-33.

[3] 应英,李若洁,周慧青,等.艾灸联合推拿按摩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1):103-106.


图文I 谭涛

编辑 I 张嘉程*

校对 I 陈英英

审核 I 张玮


作者简介

20240726_080731_334.png

 

谭涛,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颈腰损伤科主任。从事医学临床教学科研近三十余年,其科研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的临床研究7项,参编论著8部,教材3部,发表论文30余篇;擅长未病先防及治疗骨与关节损伤疾患、强直性脊柱炎、月经不调、紧张性头痛、更年期综合症、耳鸣、与脊柱相关功能性内科疾患。

出诊时间:北院(鞍山西道)每周一、四、五、六上午,南院(李七庄)每周二全天

出诊地点: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院区(鞍山西道院区)C楼2楼216,南院(李七庄院区)门诊D区115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国家中医优势专科

国家中医重点专科

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

国家区域(华北地区)推拿诊疗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诊疗模式规范化示范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王金贵教授名医名家科普工作室

天津中医一附院推拿科普基地

就诊地点: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4号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C座2楼

脊柱软伤科、关节软伤科、颈腰损伤科

骨伤推拿科(脏腑病证、小儿推拿)

南院-天津市西青区昌凌路88号

门诊1楼D区  骨伤推拿科 


在线预约网上咨询直接就诊交通地址

版权所有: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外治综合诊疗中心       技术支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