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疼药,特别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阿司匹林和布洛芬等,它们在缓解疼痛的同时,也可能会与胃部玩起“双面间谍”的游戏。它们犹如一把双刃剑,一边解除身体中的疼痛,一边悄悄地对胃部发起攻击,导致胃部疼痛、恶心、胃胀、消化不良等不适。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些自我护理的小知识。
一
服药期间注意事项
1. 服用止疼药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 服药过程中密切关注身体反应,特别注意观察是否有如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一旦出现应立即就医;
3. 止疼药不应与其他药物随意混合使用,特别是酒精、抗生素、抗焦虑药等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的药物;
4. 可以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护胃药,如奥美拉唑等,以降低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
5. 服药时饮用足够的水,帮助药物的溶解及吸收;
6. 注意饮食调养,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对胃部的刺激;
7. 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益生菌保护胃肠道的健康,避免胃肠道菌群紊乱。
二
不同季节的服药特点
随着季节的变化,我们也需根据季节特点调整服药习惯。
春季新陈代谢加快,要多关注服药后止疼药的效果;
夏季阳光比较强烈,有些止疼药可能使皮肤对阳光敏感,在服用止疼药期间,应尽量避免长时间的日晒;
秋季口腔黏膜容易干裂,应注意保持口腔湿润,可以多喝水或含一些糖果,减少止疼药对口腔黏膜产生的刺激;
冬季应注意保暖,温水服药,同时适当增加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止疼药物吸收。
三
穴位按压缓解疼痛
对于服药后胃绞痛的症状,可以通过穴位按压来缓解疼痛。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穴位及其按压方法:
1
足三里
定位: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如图,约4横指),胫骨旁开一横指处。
方法:使用按压法。用拇指指腹直接在穴位上施压,力度要适中,以出现酸胀感为度,不要产生疼痛。按压时可以稍微做一些小范围的旋转或摩擦,每次按压2-3分钟。
释义:足三里是胃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能够调理脾胃,帮助消化,缓解胃部的疼痛和不适
2
温溜
定位:位于前臂,腕背侧远端横纹上5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方法:使用点按法。用大拇指快速而有力地在穴位上点压,每次点压间隔约一秒钟,持续1-2分钟,每天2-3次。
释义:温溜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的郄穴,具有理肠胃的作用。
3
曲池
定位:位于手肘窝内侧,当手肘屈曲时,在手肘横纹的尽头。
方法:使用按揉法。将手指放在穴位上,以指腹为中心做圆形的揉动,逆时针和顺时针各揉动1-2分钟,每天2-3次。
释义:曲池是肘中的大海穴,可以调节胃肠道功能,缓解胃痛。
4
胃脘(上脘)
定位:位于人体腹部,坐直或立直,寻找人体正中线上的脐中点,然后向上量4指宽(约为3寸)的位置。
方法:使用推法。用手指(通常使用拇指或中指)按在这个穴位上,然后缓慢而有力地向下推动。每次推压可以持续1-2分钟,每天2-3次。
释义:胃脘穴(上脘)为胃经之腧穴,具有和胃降逆、理气止痛的功效,对于治疗胃痛、胃痉挛、胃胀、呕吐等症状具有较好的效果
按压穴位时要注意保持呼吸平稳,心态放松。如果出现持续的胃部不适,或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及时就医。
END
图文I王建莹、田莹
编辑I范 顺
校对I陈英英
审核I张 玮
作者简介
王建莹
天津中医院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副主任护师
王建莹,天津中医院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护师,从事临床医疗护理工作35年,担任推拿科护士长24年,期间承担市级、院级科研2项,发表护理核心期刊论文数篇。推拿科系全国中医重点专科,年门诊量约14万,病房年住院5000余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大量脊柱关节的康复护理经验,熟练掌握中医适宜技术并能够指导患者未病先防,科学的康复锻炼。
田莹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护师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国家中医优势专科
国家中医重点专科
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
国家区域(华北地区)推拿诊疗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诊疗模式规范化示范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王金贵教授名医名家科普工作室
天津中医一附院推拿科普基地
就诊地点:北院-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4号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C座2楼
关节软伤科、颈腰损伤科
骨伤推拿科(脏腑病证、小儿推拿)
南院-天津市西青区昌凌路88号门诊
门诊1楼D区 骨伤推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