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文章

【科普篇】新的一年,爱惜身体,从“头”开始


爱惜身体,从“头”开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各种养生方法也层出不穷。可是您知道么?生活中一个小动作就能养生,那就是梳头。很多人梳头就是为了头发柔顺,保持良好的形象。其实,如果运用得当,梳头还能起到预防疾病及保健的作用。

20250116_090134_992.png

(图片源自:img30.360buyimg.com)

梳头养生史
图片

20250116_090156_527.png

(图片源自:pics4.baidu.com)

历史上许多名人都有梳头养生的习惯,宋代苏东坡梳头后睡眠得到改善,曾言“梳头百余下,散发卧,熟寝至天明”;南北朝时期陶弘景言“晨夕梳头满一千梳,大去头风,令人发不白”,说明梳头具有治疗头痛、乌须发的作用。三国时嵇康在《养生论》中提到“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寿自高”,把梳头作为一种养生的方式。此外,隋朝巢元方认为梳头有“散风湿”的作用,清朝吴尚先认为梳头可以“疏风散火”。梳头还可以消除疲劳,改善脑供血。此外,脱发的朋友也可以用梳头来改善头皮血供,促进头发生长。

梳头的作用
看似不起眼的“梳头”为什么有这么多作用呢?从中医经络角度而讲,“头为诸阳之会”,头部有大量的腧穴,并且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督脉等均经过头顶。针灸中的“头皮针”就是通过刺激头皮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用梳子梳头,梳齿不断刺激头皮腧穴,可疏通头部经络,改善气血运行,激发阳气,从而达到调节身体健康的作用。既然梳头有这么多好处,那我们赶紧一起学习一下如何正确梳头吧!
20250116_090104_147.png
梳头的方法

用右手持梳子,从头的正中向后沿督脉梳到后发际,然后向右侧平移,即梳膀胱经,直到由鬓角沿耳廓梳到颈后部,即梳胆经。然后换左手持梳子,同理梳左侧督脉、膀胱经、胆经。注意用力以轻柔舒适为度,重复5分钟左右。

20250116_090113_634.png

此外,若手中没有梳子,也可以采用中医推拿中的“拿五经”法,也称为“手指梳头法”。具体操作为:右手五指张开呈鹰爪状,中指指端置于前发际正中,即督脉处,其余四指分别置于两侧,即足太阳经及足少阳经处,手掌面与头皮贴紧,用力使五指远侧指间关节屈曲,边拿边向后进行至后发际处,如此自前向后循经抓拿3-5遍头皮出现热、胀感或舒适为佳。00:13

20250116_090141_895.png
针对性梳理

上述梳头方法可以作为日常养生使用。若是身体有不适者,可以在一些部位重点梳理。

1.若是平素存在口苦胸闷、胁肋胀痛、头痛头晕属肝气不舒、肝阳上亢者,可以着重梳理两侧的少阳胆经

2.若是后颈部僵硬疼痛,头脑昏沉,平素易感冒者,可着重梳理督脉及膀胱经激发阳经气血;

3.失眠的患者可以着重梳理头顶部百会穴、四神聪穴及周围,可以安神;若是梳头时发现有硬结或痛点,为疾病反应点,可以在此处着重梳理,达到调节身体健康的目的。

20250116_090113_300.png

(图片源自img1.baidu.com)

梳头时间

梳头的时间选择可以根据需要身体情况灵活确定,一般认为早晨阳气生发,此时梳头可以助阳气生发,清利头目,使精力充沛;睡前梳头可以安神,有助于睡眠


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在梳头之前要选用一把合适的梳子,最好是木质梳子,尽量不选用塑料梳子和钢梳,因为梳发时容易产生静电,会损伤头发。齿梳的排列要均匀、整齐,不能太密,尖端要选择钝圆而不尖锐,避免损伤头皮。梳子要经常清洗。用手指梳头时,要注意把指甲剪短。梳头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损伤头发。这样长期坚持,就能达到预防和保健的作用。

END

图文丨耿晨 李正飞

编辑丨张石英*

校对丨陈英英 

审核丨张  玮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作者介绍

耿晨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推拿科住院医师

20250116_090146_375.png

耿晨,医学硕士,曾任ATP网球挑战赛(济南站)及天津青少年网球比赛按摩师,擅长针灸、推拿、方药多维综合治疗痉挛性斜颈、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病及运动损伤类疾病。

专家介绍

李正飞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推拿科副主任

20250116_090125_880.png

李正飞,副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副主任。天津市中医经典传承人才,天津市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理事,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推拿分会理事。共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校院级课题10余项,第一作者发表SCI在内中英文论文近20篇。参编论著3部,其中参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十四五”教材1部。作为推拿教研室教学骨干力量,出色的完成天津中医药大学本科、研究生等临床带教、课堂教学工作,并获得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优秀教师”荣誉称号;获得天津中医药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并获得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优秀科普工作者”、“优秀科普健康科普作者二等奖”荣誉称号。

擅治病种:1)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膝骨性关节炎等骨关节疾病:2)紧张性头痛、失眠、眩晕、耳鸣、慢性疲劳综合征、慢性腹泻、便秘、尿潴留等内科疾病。

出诊时间:每周一至周六上午

出诊地点: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鞍山西道院区)C楼2楼214A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国家中医重点专科
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

国家区域(华北地区)推拿诊疗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诊疗模式规范化示范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王金贵教授名医名家科普工作室
天津市中医推拿研究所

天津中医一附院推拿科普基地
就诊地点:北院-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4号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C座2楼
脊柱软伤科、关节软伤科、颈腰损伤科
骨伤推拿科(脏腑病证、小儿推拿)

南院-天津市西青区昌凌路88号门诊

门诊1楼D区 骨伤推拿科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4号
    • 电话:022-27432580
    • 传真:022-27432580
    • 邮编:300193

在线预约网上咨询直接就诊交通地址

版权所有: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外治综合诊疗中心       技术支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