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预防和治疗此类疾病上,祖国医学可谓功效确切,中医经典《伤寒论》有一首经方,简单的两味药,可以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很好的帮助,它就是:桔梗汤。
组成很简单:
桔梗一两:辛开苦泄,利咽止痛
甘草二两:清热解毒,化痰止咳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分温再服 (注:古代一两约等于现代30g)
功效:宣肺清热、利咽止痛
在《伤寒论》中,桔梗汤证属于少阴病热化证中的一种。因“少阴经脉循行喉咙,挟舌本”。
这里的少阴经脉指的是足少阴肾经,清代医家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中言:桔梗苦平,苦主于降,辛主于散,功专开提足少阴之热邪,佐以甘草,载之于上,则能从肾上入肺中,循喉咙而清利咽嗌。
意思是桔梗辛苦的性味能够开提发散足少阴肾经的热邪,再佐用生甘草清热解毒、利咽化痰的作用,全方能更好的利咽止咳化痰。所以,咽喉部位的病变,尤其是以咽干、咽痛为主要症状的表现时,可以选用桔梗汤。而在原文中,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意思是疾病出现最初起,可以用单味甘草来治疗。“不差,与桔梗汤”,意思是如果效果不好,再改用桔梗汤来清热解毒,利咽化痰。这充分体现了桔梗味辛利咽的药物特性。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只有简单两味药,为什么有些人用了却疗效不好呢?很大原因在于“药量”上,桔梗:甘草=1:2。而且甘草不能用炙甘草,要用生甘草来加强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古人诚不欺我也!
在日常诊疗过程中,像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声哑等情况均可辨证使用。同时,如果像扁桃体红肿明显的,可以加薄荷、连翘、板蓝根增加清热解毒的作用;有发热的,可以加生石膏以退热;如果是咽喉干痒为主,疼痛不明显的,偏阴虚的人,可以加玄参、麦冬、石斛以滋阴润燥。
应该注意的是由于桔梗升提的力量比较强,有恶心、呃逆,或者呕吐症状的人群不宜服用。如果对自己体质不甚了解,必要时,还是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鱼际穴
鱼际穴:位于第一掌骨中点的桡侧旁赤白肉际处,是手太阴肺经的荥穴。从经络名称就能看出,手太阴肺经是治疗一切肺部疾病的经络,而荥穴是经气流行的部位,脉气至此渐大,犹如泉之已成小流,称为荥穴,五行属火,《难经》“荥主身热”,可见荥穴是治热证的要穴。
常按揉鱼际穴,可解表清热,通利咽喉。不但有助于止咳,还能缓解扁桃体炎、慢性咽炎、支气管炎、发热等症状。在临床上,鱼际穴也常用于调理声带,对慢性咽炎、声带过度劳累引起的音哑、失声等有较好疗效。
太渊穴
太渊穴:这个穴是肺经的“原穴”,“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可以治疗所属脏腑的病变,也可以根据原穴的反应变化,来推测脏腑功能的盛衰,所以“原穴”对经脉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穴位。
天突穴
天突穴:别称玉户,直白一点说就是我们的胸腔开在外面的一个“烟囱”,它是气机出入的肺部的通道。这个穴位能通利肺气、清咽开音,中医学在治疗支气管炎、咽喉肿痛、气喘咳嗽等疾病时都会用到这个穴位。
图文 I 陈会滨
编辑 I 苏楷涵*
校对 I 陈英英
审核 I 张玮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陈会滨
医学硕士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颈腰损伤亚专科主治医师
擅长应用方药、推拿、针灸等综合疗法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腰椎椎管狭窄症、退行性腰椎滑脱症、肩周炎等骨关节疾病,临床疗效显著。
出诊时间:每周日下午
出诊地点: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七庄院区)门诊D区109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