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日》
明·李先芳
腊日烟光薄,郊园朔气空。
岁登通蜡祭,酒熟醵村翁。
积雪连长陌,枯桑起大风。
村村闻赛鼓,又了一年中。
今天,我们迎来了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在这个寒冷的冬日里,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不仅能够温暖我们的胃,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养生智慧。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腊八节的由来、习俗,以及腊八粥的养生之道吧!
腊八节,又称为“腊日”,起源于古代的腊祭。据《礼记》记载,腊祭是古代中国岁末的一种祭祀活动,用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平安。后来,腊祭的日子逐渐固定在农历腊月初八,因此得名腊八节。正所谓“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象征着旧年的结束和新年的开始,象征着家庭的和谐与团圆。同时,更透露着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和对养生文化的重视。
养生智慧
腊八节最为大家所熟知的习俗就是腊八粥和腊八蒜,它们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具有独特的中医养生价值,体现了中医顺应自然、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养生理念,为人们在寒冷的冬季提供了温暖与健康的双重滋养。
喝腊八粥
腊八节最广为人知的习俗就是喝腊八粥。腊八粥由多种谷物和干果熬制而成,寓意着五谷丰登和吉祥如意。
腊八粥的养生门道
腊八粥不仅美味,更蕴含深厚的中医理论思想,也展示了中医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是一种绝佳的养生食品。它的养生之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冬季扶阳补气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是冬季的主气,寒邪易伤人体阳气,所以冬季要注重扶阳补气。腊八粥中的粳米、糯米、红枣、桂圆和核桃仁等食材具有扶阳补气的作用,能够帮助驱除体内寒气,增强身体的阳气,达到暖身的效果。
保胃气、存津液
“粥”在中医理论里,有保胃气、存津液的作用。腊八粥中含有丰富的谷物和豆类食材,如粳米、糯米和薏米等谷物具有补中益气、养脾胃、和五脏的功效,能够帮助调理肠胃,增强消化功能。此外,豆类如红豆和黄豆,以及果仁如花生和核桃,也具有健脾养胃、润肺和胃的作用,有助于保持体内的津液平衡。这些食材的综合搭配,使得腊八粥在寒冷的冬季能够有效地暖胃消寒,促进身体健康。
腊八粥的养生功效
清代营养学家曹燕山《粥谱》说过腊八粥有和胃、补脾、养心、清肺、益肾、利肝、消渴、明目、通便、养血、安神之功,所以传承百代而不衰。
膳食配伍原则
腊八粥的主要原材料是谷类,符合《黄帝内经》中提出的膳食配伍原则:“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一原则强调了谷类在膳食中的基础地位,并指出了食物的全面搭配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五气、五色助脾胃
腊八粥的烹调主要就是把握了五气、五色这两大特点,将食料中的米、豆、枣、栗、莲子以及五色的菜蔬组合在一起,以更好地实现营养人们脾胃的效果。因为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的健康关系到生命和肉体的健康。
在这个腊八节,不妨自己动手熬制一碗腊八粥,与家人共享这份温暖和健康。愿腊八节的腊八粥能为您和家人带来满满的幸福和健康!
温馨提示
腊八粥的制作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身体状况调整食材,比如糖尿病患者可以减少或不使用含糖量高的食材,增加一些低糖或无糖的食材。
吃腊八蒜
在北方地区,人们会在腊八节这天腌制腊八蒜,即把蒜瓣放入醋中浸泡,待到春节时食用,寓意着新的一年里财源滚滚。
腊八蒜的养生门道
腊八节处于寒冷的冬季,此时自然界阳气潜藏,人体亦应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藏阳护阴。从中医的内涵来看,腊八蒜的制作和食用具有以下养生意义:
温阳散寒
腊八时节,寒邪盛行,人体易受寒邪侵袭,导致阳气受损。大蒜性温,味辛,归脾、胃、肺经,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食用腊八蒜,可以温煦脾胃,驱散体内的寒气,增强人体的阳气,帮助抵御外界的寒邪,维护人体的阳气平衡,符合中医“冬藏”养生的理念。
扶正祛邪
冬季是疾病多发的季节,人体的正气相对虚弱,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大蒜具有较强的解毒、杀虫作用,能够扶助人体正气,祛除体内的病邪。醋味酸、苦,性温,归肝、胃经,具有开胃养肝、醒酒消食的作用,能够帮助人体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大蒜中的有效成分,增强扶正祛邪的效果,体现了中医“扶正以祛邪”的治疗原则。
调和脾胃
冬季人们常食用油腻、辛辣等食物,容易导致脾胃负担加重,出现消化不良等问题。腊八蒜中的醋能够开胃消食,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帮助消化食物,调和脾胃功能。同时,醋还能中和蒜的辛辣味,使腊八蒜的口感更加柔和,避免对脾胃造成过大的刺激,符合中医“饮食有节,脾胃乃安”的养生观念。
活血化瘀
冬季气候寒冷,人体的气血运行相对缓慢,容易出现血瘀的情况。大蒜辛温,具有行气活血的作用;醋味酸,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与大蒜一起食用,可以增强活血化瘀的效果,有助于预防中风等瘀血类疾病的发生,体现了中医“气血和则百病不生”的理论思想。
综上所述,腊八蒜的制作和食用,巧妙地结合了蒜和醋的性味、归经特点,以及腊八节所处的寒冷时令节气,具有温阳散寒、扶正祛邪、调和脾胃、活血化瘀等多重养生功效,充分体现了中医顺应自然、调和阴阳、扶正祛邪、气血为本的养生内涵。
总结
腊八蒜和腊八粥虽然在食材和制作方式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都体现了中医“天人相应”的养生理念,即顺应自然界的气候变化来调养身体。腊八粥通过温和的谷物和豆类食材,以及腊八蒜通过大蒜和醋的结合,共同作用于人体的脾胃,帮助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在腊八节这个寒冷的冬季,食用腊八粥和腊八蒜,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美食的追求,还能够有效地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为来年春天阳气的生发储备能量。
最后,祝大家腊八节快乐,新的一年里健康、平安、幸福!
END
图文I孙鹏
编辑I崔雪蕊*
校对I陈英英
审核I张玮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作者介绍
孙鹏,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脊柱健康委员会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疼痛分会理事,天津市针刀学会委员。曾获全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竞赛三等奖,院级优秀个人,院级优秀教师。
擅治病种:在祖国医药辨证思维的指导下,擅长采用以推拿、针灸等外治法手段,治疗以如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等为代表的脊源性疾患。另外,在多发性硬化、侧索硬化症、脑血管病后遗症及格林巴利综合症等神经疾患的治疗中也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科研教学:作为临床带教老师,每年在大学授课、临床带教过程中,以及对本科生、研究生及规范化培训医师的学习均给予相关指导,是推拿科教研室的教学中坚力量。发表论文5篇,参编论著2部,参与1项市卫生局课题研究。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国家中医优势专科
国家中医重点专科
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
国家区域(华北地区)推拿诊疗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诊疗模式规范化示范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王金贵教授名医名家科普工作室
天津市中医推拿研究所
天津中医一附院推拿科普基地
就诊地点:北院-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4号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C座2楼
脊柱软伤科、关节软伤科、颈腰损伤科
骨伤推拿科(脏腑病证、小儿推拿)
南院-天津市西青区昌凌路88号门诊
门诊1楼D区 骨伤推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