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文章

【科普帖】足底筋膜炎舒缓指南:拉伸与辅助训练拯救你的双脚!

  足底筋膜炎是一种脚部问题,涉及到我们脚底的一条重要韧带——足底筋膜。这条韧带像一根强韧的带子,连接着脚跟和五个脚趾的底部。当我们长时间站立、走路或跑步,特别是如果方式不正确或过度使用时,这条韧带会受到过多的拉伸和压力。

  这种过度的拉伸和压力会导致足底筋膜发生一种没有细菌感染的炎症,就像皮肤被摩擦太多会发红、疼痛一样。炎症会让足底筋膜出现微小的损伤或裂痕,这些损伤会引起疼痛和不适,尤其是在脚跟或脚底前半部分。

所以,足底筋膜炎就是因为脚底韧带被过度使用而引起的疼痛和炎症。

足底筋膜炎的产生原理

  足底筋膜,作为连接脚跟与前脚掌的强韧组织,其主要功能在于支撑足弓、分散压力。然而,当足底筋膜长时间承受过度牵拉与压力时,如长时间站立、行走、跑步或穿着高跟鞋等,会导致微小的撕裂与炎症。这些微小的损伤逐渐积累,最终形成足底筋膜炎,表现为脚跟或足底前部的疼痛,尤其在早晨起床或长时间休息后初次站立时更为明显。

  面对足底筋膜炎带来的疼痛挑战,不必惊慌,科学合理的拉伸与辅助训练能够有效缓解不适,促进康复。以下是一套全面的指导方案,助你重获舒适的步伐。

缓解之道

1.拉伸与辅助训练

(1)墙壁拉伸

面对墙壁站立,双手扶墙,前脚掌贴墙,身体微倾,让脚跟感受拉伸力量。这一动作能进一步拉伸足底筋膜与小腿肌肉,促进血液循环。

20250326_050342_784.png

(2)网球滚动按摩

坐在椅子上,一只脚踩在网球上,用前脚掌和脚跟滚动网球,全方位按摩足底肌肉和筋膜。此方法通过局部按摩促进炎症消散,缓解疼痛。

20250326_050333_072.png

(3)踮脚尖运动

双手扶稳支撑物,踮起脚尖保持数秒,然后放松。重复多次可提升小腿肌肉的耐力与爆发力,减轻足底筋膜的压力。

20250326_050315_775.png

穴位按摩

除了拉伸与辅助训练外,穴位按摩也是缓解足底筋膜炎的有效手段。以下是一些关键穴位及其按摩方法:

(1)承山穴:

位于小腿后面正中,伸直小腿或向上提足跟时形成的尖角凹陷处。

方法:用拇指或食指指腹按压此穴,力度适中,以感到酸胀感为宜。按压时可适当进行揉捏、旋转等动作,以增强效果。

时间:建议每次按摩持续10-15分钟。

频率:每天可按摩1-2次,根据个人情况可适当调整。

 20250326_050315_934.png

(2)阳陵泉穴

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的凹陷处。

方法:可以同样采用指腹按压法,力度适中,以缓解局部疼痛为目的。或是双手搓热后,对穴位进行上下揉按、点按,以感到胀、痛、酸痛为度。按摩时要注意动作先轻后重,手法均匀、柔和。

时间:每次按摩3-5分钟。

频率:每日可按摩2次,早晚各一次或根据个人时间安排。

 20250326_050324_783.png

(3)太溪穴

位于双足踝内侧,踝骨后方的凹陷处。此穴对于缓解足底筋膜炎引起的疼痛尤为有效。

方法:按摩时从顺时针方向按20下,再逆方向按20下,力道要适度,不宜过度用力。配合按摩棒使用效果更佳,按摩到位时通常会有酸胀、胀麻的感觉。

时间:每次按摩1-3分钟。

频率:每日可按摩1-2次,晚上5点至7点进行效果更佳,此时气血流注于肾经。对于肾虚的患者或需要调理身体的人来说,建议每天适量按摩。

 20250326_050332_616.png

(4)昆仑穴

位于外足踝后方,在踝尖和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按压此穴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足底筋膜的紧张状态。

方法:用拇指按压昆仑穴,以有酸胀感为度。可以适当进行按压、揉捏等动作,以加强穴位的刺激效果。

时间:每次按摩3-5分钟。

频率:每日可按摩1-2次,建议在下午3点到5点这个时间段进行按摩,因为此时气血流注于膀胱经,按摩效果更佳。但也可根据个人时间安排进行。

20250326_050339_631.png 

 

注意事项

力度适中:无论是拉伸、辅助训练还是穴位按摩,都需避免用力过猛以免造成新的损伤。

持之以恒:定期练习并长期坚持才能取得显著效果。

综合治疗:结合热敷、冰敷、更换合适鞋子、减少运动量等多种方法进行全面治疗。

及时就医:若疼痛持续不减或加重,请及时就医并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通过上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我们可以有效缓解足底筋膜炎带来的疼痛与不适,恢复足部的健康与活力。

图文I赵梦雄

编辑I张森*

校对I陈英英

审核I张 玮

作者简介

20250326_050303_493.png

赵梦雄,医学硕士,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软伤科医师。擅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等多种骨关节软组织疾病。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国家中医优势专科

国家中医重点专科

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

国家区域(华北地区)推拿诊疗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诊疗模式规范化示范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王金贵教授名医名家科普工作室

天津市中医推拿研究所

天津中医一附院推拿科普基地

就诊地点:北院-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4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C2

关节软伤科、颈腰损伤科

骨伤推拿科(脏腑病证、小儿推拿)

南院-天津市西青区昌凌路88号门诊

门诊1D区 骨伤推拿科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4号
    • 电话:022-27432580
    • 传真:022-27432580
    • 邮编:300193

在线预约网上咨询直接就诊交通地址

版权所有: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外治综合诊疗中心       技术支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