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痉挛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出现的肌张力异常增高的状态,导致肌肉张力增加,限制关节活动,并且可能伴有疼痛,许多脑或脊髓疾病,如中枢性肌张力障碍(脑卒中后肌痉挛、脑瘫患儿痉挛等),局灶性肌张力障碍(痉挛性斜颈、书写痉挛等),其他神经损伤相关痉挛(脊髓损伤或多发性硬化症继发的肌张力障碍)等均可引起肌肉痉挛疼痛。目前治疗肌痉挛的方法包括牵伸、口服抗痉挛药物、局部肌注肉毒素等,但是在有效性和安全性等方面都存在各自的弊端,随着我科一种“神器”的出现,使此类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这一神器便是“体外冲击波”。体外冲击波是一种兼具声、光、力学特性的机械波,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是一种利用体外冲击波治疗疾病的物理方法,属于量子物理的研究范畴,冲击波利用能量转换及传导原理,造成不同密度组织之间产生能量梯度差及扭拉力,并形成空化效应,产生生物学效应,如松解粘连、刺激微血管再生、促进骨生成等。其具有缓解疼痛痉挛、非侵入性、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治疗风险低等诸多优点,已成为一种应用于多种疾病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20世纪80年代,体外冲击波首先应用于肾结石的治疗,彻底改变了泌尿系结石的治疗方案,成为泌尿系结石的首选治疗方式。
80年代中期,由于在动物实验中偶然发现其促进成骨的作用,体外冲击波逐渐应用于肌骨系统疾病,包括足底筋膜炎、肱骨外上髁炎、肩钙化性肌腱炎等疾病。在体外冲击波治疗肌骨系统疼痛时,有学者发现肌肉疼痛痉挛也随之缓解。
冲击波治疗骨骼肌疼痛痉挛是介于保守治疗和开放手术治疗之间的一种全新疗法,冲击波医学具有非侵入、无创伤、高疗效的特点,在医学界誉为“不流血的手术刀”,"非手术治疗肌肉疼痛痉挛的最后一道防线”。
冲击波治疗肌肉痉挛的
冲击波通过高能量声波作用于深部肌肉组织,可能通过以下途径改善肌张力障碍:
调控神经兴奋性:抑制运动神经的过度活跃,减少异常肌肉收缩,如减少乙酰胆碱受体在神经肌肉接头处的暂时性表达。
促进一氧化氮(NO)合成:NO具有调节血管舒张和神经传导的作用,可能通过改善局部微循环缓解痉挛。
镇痛与抗炎:通过抑制疼痛信号传递和减轻炎症反应,间接降低肌肉张力。
冲击波可刺激血管新生和胶原蛋白再生,修复损伤的肌肉或神经组织,长期改善肌肉弹性与功能。
冲击波在人体组织中传导时,一些微小气泡会产生微喷射流,并伴有气泡急速膨大现象,利于疏通微细血管,加速治疗部位的微循环,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
以图表形式直观了解体外冲击波在肌肉骨骼疾病方面的应用
总结与展望
体外冲击波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在改善运动功能、运动损伤和减轻疼痛方面显现出积极的前景。冲击波治疗已从泌尿外科拓展至神经康复领域,补充了传统治疗的不足,其非侵入性、安全性高的特点使其成为传统疗法(如药物和肉毒毒素)的重要补充。我科开展该项治疗方法,能给有需要的患者提供简便验廉的治疗方式,提高临床疗效。如患者朋友们有相关诊疗需求,可以到推拿科肌张力障碍专病门诊咨询,希望帮助患者朋友们尽快恢复健康!
图文丨陈会滨、贾峻
编辑丨赵 琦*
校对丨吴秋君、商蔚然
初审丨陈英英
复审丨张 玮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作者简介
陈会滨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治医师
陈会滨,医学硕士,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颈腰损伤科主治医师。擅长应用方药、推拿、针灸等综合疗法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腰椎椎管狭窄症、退行性腰椎滑脱症、肩周炎等骨关节疾病,临床疗效显著。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国家中医重点专科
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
国家区域(华北地区)推拿诊疗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诊疗模式规范化示范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王金贵教授名医名家科普工作室
天津市中医推拿研究所
天津中医一附院推拿科普基地
就诊地点:北院﹣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4号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C座2楼
关节软伤科、颈腰损伤科
骨伤推拿科(脏腑病证、小儿推拿)
南院﹣天津市西青区昌凌路88号门诊
门诊1楼 D 区骨伤推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