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文章

【爱眼日】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点亮“睛”彩童年!

爱眼健康从童起  EyeCareNow  守护视力  爱眼日来临之际,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众多家庭关注的焦点。2020年全国调查数据显示,青少年近视率高达52.7%,这警醒我们及时行动的重要性。近视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更潜在着高度近视导致的失明风险。不过,通过科学预防和家庭参与,我们能为孩子们点亮彩的未来。本文分享实用指南,帮助家长掌握防控方法,从小事做起,守护视力健康之旅。

20250713_120715_837.png

  很多家长都知道,小朋友出生之后,都有与年龄相匹配的远视储备。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直至10-12岁左右完全消失。如果您孩子的远视储备值过小的话,预示着有可能即将发生视。近视不仅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和择业,甚至可能因高度近视并发症而导致失明。目前近视尚无法治愈,但可进行预防、控制发展,或有效且规范地进行矫正治疗,维持正常的视能。

那么预防宝宝近视,我们家长能做些什么呢?

20250713_120757_468.png

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小眼镜” say no

儿童青少年、家庭和学校应当积极培养近视防控意识,主动学习掌握眼健康知识和技能,培养儿童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使其建立爱眼护眼行为。具体我们可以参照以下标准[1]

1. 户外活动

20250713_120718_983.png

2. 注意用眼距离

20250713_120744_696.png

注意:

① 小学低年级段的阅读材料应以大字体图文为主,大一点的学生阅读材料的图画和字体不宜过小,选择哑光纸质读物。

② 不在走路、吃饭、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

3. 电子产品

20250713_120702_381.png

0~6周岁学前在幼儿眼睛发育的关键期,尽量不要接触电子产品。小学、中学期间使用电子产品建议遵循近距离用眼原则。

4. 坐姿

20250713_120733_304.png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培养阅读和书写姿势的关键时期,配备与儿童青少年身高相适宜的课桌椅,应注意标准读写姿势与习惯,做到一拳一尺一寸。即身体与课桌之间的距离一拳(6~8厘米),眼睛与书本距离一尺(33厘米),手握笔位置与笔尖距离一寸(3.33厘米)。

5. 光线

20250713_120744_835.png

读写作业台灯应通过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使用可调节色温的读写台灯,夜晚宜将色温调至4000 K以下。夜间读写应同时使用房间顶灯和台灯,台灯宜放置在写字手对侧前方。不在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

6. 饮食

1)均衡饮食:多吃富含钙高和维生素ACE和锌等营养素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西兰花、坚果等,这些食物有助于保护视力。

2)控制糖分摄入:过多摄入糖分可能导致眼球晶状体渗透压改变,进而影响视力,建议减少高糖食品的摄入。

津沽推拿精选具有改善眼部气血、疏通眼部经络的经典穴位和动作,呼吁大家每天带着宝宝做起来,上午一次,下午一次,点亮双眸就是这么简单~

 

1. 按揉睛明、攒竹、四白穴

闭目,全身放松,用双手食指螺纹面依次分别依次按在两侧睛明、攒竹、四白穴上,其余手指自然放松,或握起呈空心拳状,每个穴位做四个八拍。

20250713_120758_226.png20250713_120708_309.png20250713_120716_472.png

2. 按揉太阳穴,刮上眼眶

20250713_120704_857.png

闭目,全身放松,用双手大拇指的螺纹面分别按在两侧太阳穴上,其余手指自然放松、弯曲。先用大拇指按揉太阳穴,做四个八拍。然后,大拇指不动,用双手食指的第二个关节内侧,稍加用力从眉刮至眉梢,两个节拍刮一次,做四个八拍。

3. 按揉风池穴

20250713_010743_683.png

闭目,全身放松,用双手食指和中指的螺纹面分别按在两侧风池穴位上,其余三指自然放松,做四个八拍。

4. 按揉耳垂眼穴,脚趾抓地

20250713_010754_236.png

闭目,全身放松,用双手大拇指和食指的螺纹面捏住耳垂正中的眼穴,其余三指自然并拢弯曲,捏揉眼穴的同时,双脚全部脚趾做抓地运动,每拍一次,做四个八拍。

5. 摩掌熨目,转动眼球

20250713_010712_668.png

闭目,全身放松,将双手掌心相对,快速搓动,使双手发热。将发热的双手掌心轻轻覆盖在双眼上,让眼球感受到掌心的温热,保持1分钟,重复操作6次。眼球按照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3圈,然后再逆时针转动3圈。然后慢慢将双手从眼睛上移开,轻轻睁开眼睛。

6. 活动头颈

20250713_010711_384.png

依次做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左右侧旋转以活动头颈,每个动作做一个八拍,循环四次。

参考文献[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医学会儿童青少年近视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J]. 中华眼科杂志, 2024, 60(1): 13-34.

津沽小儿推拿简介

津沽小儿推拿,源于一代推拿大家胡秀章(1914-1984年)。胡老师从推拿巨匠安纯如,曾以手法微妙,着手成春享誉京津,并将传统小儿推拿与腹部推拿有机融合,萌芽了独具特色的津沽小儿推拿1958年,胡老将津沽小儿推拿技术带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此后,在学术带头人王金贵教授、学科带头人李华南教授等几代传承人的不懈努力与带领下,津沽小儿推拿团队系统梳理与完善了传承脉络,同时凝练了理论体系与特色手法,逐渐形成了一支以固护中州,腹部推拿纲举目张,核心用穴化繁为简,皮部推按为核心理念的学术流派——津沽小儿推拿流派。

津沽小儿推拿以其独特的诊疗理念,一方面擅长通过调补脾胃,解决患儿脾胃虚弱的问题,并注重培土生金,以后天之本滋养先天之精,兼治肺卫虚弱和肾元不足;另一方面,通过对传统疗法的传承和数据挖掘,提炼出核心特定穴作为津沽小儿推拿治疗主穴。以此为基础,津沽小儿推拿逐步构建了以体质脏腑辨证为依据,以五行生克制化为治则,以核心特定穴为基础,针对小儿及小儿生理的特殊性的个性化诊疗方式。

此外,津沽小儿推拿在继承创新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对小儿推拿优势病种与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小儿推拿领域,目前开展课题13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项,并连续成为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小儿推拿学》主编单位,牵头主编了中国医药出版社的小儿推拿流派系列丛书,并以天津为中心,向河北、辽宁、云南、山西、新疆等地,哥伦比亚、意大利、加拿大、美国等国家推广应用。

实践证明,津沽小儿推拿疗法在现今社会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它不仅能够帮助患儿解决健康问题,还能够改善宝宝体质,促进孩童全面发展。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津沽小儿推拿作为一种绿色、自然的治疗方法,必将在未来的医疗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团队成员

20250713_010728_620.png

图文I陈英英

编辑I张石英*

校对I商蔚然

初审I陈英英

复审I 

作者简介

20250713_010729_955.png

陈英英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陈英英,医学硕士,中华中医药学会小儿推拿外治分会青年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手法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推拿分会理事。《图解津沽小儿推拿》编委兼秘书,《津沽小儿推拿图解》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级别课题3项,参与课题20余项,参编教材论著9部。

注重小儿疾病当固护中州为主,内外兼治、表里同调。擅长应用小儿推拿为主,配合药物、针灸、耳穴、拔罐等方法,治疗儿童青少年近视,远视,小儿抽动症,肌性斜颈,夜啼等疾病,以及小儿咳嗽、鼻炎、腺样体肥大、消化不良、腹痛、腹泻、便秘、厌食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常见病。

应诊时间:每周一、二、四、五、六下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青院区)

咨询电话:022-27986366

20250713_010750_373.png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国家中医优势专科

国家中医重点专科

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

国家区域(华北地区)推拿诊疗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诊疗模式规范化示范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王金贵教授名医名家科普工作室

天津市中医推拿研究所

天津中医一附院推拿科普基地

就诊地点:北院-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4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C2

关节软伤科、颈腰损伤科

骨伤推拿科(脏腑病证、小儿推拿)

南院-天津市西青区昌凌路88号门诊

门诊1D区 骨伤推拿科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4号
    • 电话:022-27432580
    • 传真:022-27432580
    • 邮编:300193

在线预约网上咨询直接就诊交通地址

版权所有: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外治综合诊疗中心       技术支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