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文章

【世界过敏性疾病日】暑气袭人易过敏,中医调理保安康——世界过敏性疾病日养生指南

体质为本,

环境为诱,

调和阴阳是关键

20250803_080814_191.png

每年的78日是世界过敏性疾病日,根据世界过敏组织(WAO)统计,全球近40%的人曾经或正在被过敏困扰。

过敏性疾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疾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过敏看似常见,却是一件不可忽略的小事。恰逢小暑节气,此时高温多雨,湿热交蒸,自然界湿邪热邪交织,人体腠理开泄,卫外功能减弱,过敏性疾病进入高发期。今天,我们将从中医视角聊聊过敏,并奉上节气调理锦囊。

什么是过敏性疾病?

变态反应性疾病

过敏性疾病又称变态反应性疾病,是由过敏原刺激机体所致的异常免疫反应,皮肤过敏、耳鼻喉过敏、呼吸道过敏、消化道过敏、血管变态过敏、其他系统过敏及过敏性休克等是最常见的过敏性疾病。过敏表现形式多样,其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可能是皮肤瘙痒、红斑、风团,也可能是呼吸道的打喷嚏、流鼻涕、咳嗽,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症状。

过敏体质与生俱来?

过敏体质者常见症状包括:易发皮疹瘙痒、鼻塞流涕、哮喘、食物不耐受等;舌象多见淡红或暗红、苔薄白或腻;脉象多细滑或弦细。其形成和发展一般具有以下三大特征:

一:家族聚集性

遗传在过敏体质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父母双方都有过敏体质,孩子遗传过敏体质的概率相对较高;若仅一方有过敏体质,孩子也有一定概率遗传。不过,过敏体质如同种子,也需后天环境土壤触发。

二:生命阶段性

年龄的增长或健康状况的变化,都会对免疫系统产生影响,进而引发过敏。比如婴幼儿期(稚阴稚阳):湿疹、食物过敏高发,与肠道菌群定植关键期相关。青壮年期(气血充盛):接触外界过敏原机会增多,鼻炎、哮喘凸显。老年期(五脏气衰):免疫应答下降但多病共存,荨麻疹等易迁延难愈[1]

三:身心互联性

焦虑抑郁会加重过敏症状,形成躯体不适-情志失调恶性循环。长期处于心理和生理压力过大的状态,可能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诱发过敏反应。比如过敏性鼻炎患者焦虑发生率超40%,慢性荨麻疹患者抑郁评分显著升高——情志不畅导致肝失疏泄,进一步削弱免疫调节能力[2]

为什么暑气袭人易过敏?

饮食不节,起居失常

《黄帝内经》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强调在夏季,人们应注重护养体内阳气。夏季气温过高,人体阳气容易外泄,同时阳气容易随汗而脱,进一步加剧体内阳气不足。《灵枢·百病始生》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此时若以冷攻热,如过度饮冷,或洗凉水澡,吹空调等,都会损伤体内阳气,而外在邪气加剧内在阴阳失衡,内外合邪,过敏症状就容易变证丛生。

暑热夹湿,滞伤脾胃

小暑节气标志着盛夏开启,此时暑热夹湿,气温攀升湿度加大,霉菌、尘螨繁殖加速,而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也,当外有湿热交蒸,内有阳气耗散,由脾气鼓动和脾阳温煦的运化水湿功能进一步下降,水液在体内停滞,从而产生水湿、痰饮、湿毒、浊毒等病理产物。内湿与外湿勾结,水湿痰饮等停留部位不一,便容易产生相应的过敏性疾病临床症状。

夏季防敏三步走

中医防治过敏性疾病的核心在于扶正祛邪,通过调理体质、顺应时令、调和阴阳,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长夏属土,因而夏季防敏可重点关注脾胃。

第一招:环境阻断——给邪气设卡

物质的寒热偏性是诱发过敏的重要原因,比如易引发过敏的食物,一般都具有偏寒、偏热或动风的特点,如《食疗本草》牛乳,,患热风人宜服之,,动风发疮疥等。在湿热交蒸的夏季中,主动规避容易加重自身阴阳失衡的食物和环境,回避过敏原,仍然是临床上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室内防护:定期清洗空调滤网,保持空气清新,多通风换气,注意室内卫生,放置蚊帐、蚊香进行驱蚊处理,以避免蚊虫叮咬,凉席暴晒3小时,枕头用防螨布料包裹。

日常防护:外出佩戴口罩,减少外出花粉高峰时段,回家及时清洁面部,室外活动注意防晒,适当喷洒驱蚊露,汗出及时擦净。

20250803_080858_543.png

第二招食疗清化——给脾胃减负

遵循清暑热+健脾胃原则

总体上宜多食清热利湿、健脾益气之品,如白扁豆、赤小豆、冬瓜、莲藕、山药、绿豆等,忌生冷寒凉、肥甘厚腻之物,慎食海鲜、芒果、菠萝等易致敏食物。推荐以下两个食疗方:

银花绿豆羹

材料:金银花30克,生甘草5克,绿豆100克。

方法:将金银花、甘草洗净,加适量清水煎煮,过滤取汁。绿豆洗净,放入金银花、甘草汁中煮至成羹。

功效:绿豆性凉味甘,止渴消暑。金银花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祛邪。甘草调和诸药,清热解毒。适合湿热较重者。

白扁豆莲子心茶

材料:白扁豆6g(煮10分钟),莲子心2g  

方法:将清洗好的白扁豆放进容器里,用水煮沸10分钟即可冲泡莲子心,代茶饮。

功效:扁豆甘温化湿不伤正,莲子心微寒反佐清心,适合脾虚湿困者。

第三招:功法导引——扶正气抗敏  

导引功法:六月节坐功(《遵生八笺》)变式

1. 时间:晨起7点或傍晚日落前练习

2. 动作:正身跪坐,两手自然放于两腿上,头正颈直,竖脊含胸,呼吸均匀,思想安静,全身放松。身体跪立,脚尖内勾,右脚前踏,重心后移,坐于左脚,两手拄地,右脚向前踢出,目视在脚尖,脚尖绷直,向回勾,绷直,再勾回,如此勾脚尖-绷脚尖依次交替。然后右脚收回,踏地,左脚放平,右腿收回后坐还原,即为一组动作。如此两脚交换,动作相同,各做3-5次。

3. 收功:上下齿相叩,叩齿36次,漱津几次,待津液满口分3次咽下,意想把津液送至丹田。如此漱津3次,一呼一吸为一息,直至36息而止。

4. 作用:小暑暑湿交蒸,运主少阳三气,湿易困脾。7-9点胃经当令时行功,助升清降浊,傍晚日落气温适宜,相对适配现代作息。脚尖的勾伸,可拉伸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改善脾虚湿困。此式导引中两手指尖向下而拄地,可引亢盛心火下济于肾水,利于恢复上下气机平衡;下肢交替前伸完成动作可锻炼核心肌群稳定,健运中焦气机。如此上中下三焦健运,水湿得化,同时动则生阳,可降低内外合邪加重湿性过敏症状的可能性。

注意事项:1. 练习前请充分热身。2. 初学者盘坐时间不宜过久。3. 动作尽量做到舒展大方、中正平和,方可最大限度地促使人体气血通畅,保持人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

特别提醒:当出现以下警报信号,提示严重过敏反应需及时就医!  

喉头堵塞感、呼吸急促(过敏性休克前兆)  

全身风团伴腹痛便血(过敏性紫癜)  

服用药物后全身红斑水疱(重症药疹)  

世界过敏性疾病日不仅是警示,更是行动召唤。正如《温热论》所言:外邪之入,必因内虚,过敏防治的终极目标,是让过敏人变回平和人。湿热肆虐之际,让我们从今日起,用中医智慧为体质土壤除草施肥,迎接清爽无敏的夏天!

参考文献:

[01] 丛林鹏,周玉美,王济,.从中医体质学原理看过敏体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47(11):1597-1602.

[02] 王雅琦,骆斌,赵蔚波,.177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以及与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性探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4(06):544-549.

图文I 谭涛

编辑 I 徐楚瀚*

校对 I 商蔚然

初审 I 陈英英

审核 I 张  玮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视频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50803_080820_042.png

谭涛,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颈腰损伤科主任。从事医学临床教学科研近三十余年,其科研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的临床研究7项,参编论著8部,教材3部,发表论文30余篇;擅长未病先防及治疗骨与关节损伤疾患、强直性脊柱炎、月经不调、紧张性头痛、更年期综合症、耳鸣、与脊柱相关功能性内科疾患。

出诊时间:北院(鞍山西道)每周一、五、六上午,三、四全天;南院(李七庄)每周二全天

出诊地点: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院区(鞍山西道院区)C2216,南院(李七庄院区)门诊D115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国家中医优势专科

国家中医重点专科

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

国家区域(华北地区)推拿诊疗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诊疗模式规范化示范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王金贵教授名医名家科普工作室

天津市中医推拿研究所

天津中医一附院推拿科普基地

就诊地点:北院-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4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C2

关节软伤科、颈腰损伤科

骨伤推拿科(脏腑病证、小儿推拿)

南院-天津市西青区昌凌路88号门诊

门诊1D区 骨伤推拿科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4号
    • 电话:022-27432580
    • 传真:022-27432580
    • 邮编:300193

在线预约网上咨询直接就诊交通地址

版权所有: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外治综合诊疗中心       技术支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