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文章

【科普帖】夏日困意来袭?中医教你唤醒活力!

别让困意偷走你的夏日好心情!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 ”,一到夏天,午后的困意就像潮水般涌来。办公时眼皮不受控地直打架,开车途中昏昏沉沉,就连出门散步都提不起精神。这种恼人的“夏打盹 ”,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暗藏健康隐患。别让困意偷走你的夏日好心情!从中医养生入手,结合自我按摩与保健妙招,轻松赶走疲倦,让你元气满满过夏天。

20250804_100832_794.png

中医解密:夏日犯困的“幕后推手 ”

1. 湿邪困脾,清阳不升

夏季暑湿重,湿邪易侵入人体。脾喜燥恶湿,被湿邪困住后运化减弱,气血生成不足,头部因 “清阳不升” 而昏沉困倦,常伴舌苔厚腻、四肢沉重。对此,按揉风池穴、百会穴可升发阳气,搭配荷叶陈皮茶祛湿健脾,从内外双向改善脾虚湿困,让头脑清明。

2. 心气亏耗,神明失养

夏季属火对应心,人体出汗多易耗伤心气心阴,导致气阴两虚,出现神疲体倦、心慌等症状,体质弱者更易 “疰夏”。此时按揉内关穴能宁心安神,配合太阳穴按摩促头部循环,再加上午间小憩补心气、薄荷绿茶驱暑提神,可快速缓解困倦。

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些简单有效的自我按摩与养生保健方法。

一、自我按摩穴位,快速提神醒脑

1. 太阳穴:

位置:位于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处。

功效:它是头部重要的经外奇穴,犹如大脑的“能量开关 ”,刺激此穴能有效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快速缓解头部昏沉、胀痛等不适,帮助提神醒脑。

操作方法:操作时,用双手食指或中指指腹,以适中力度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交替打圈按压,每次1-2分钟,直至局部产生酸胀感,可即刻减轻困倦,让思维更加清晰。

20250804_100849_505.png

2. 百会穴:

位置:处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功效:它是诸阳之会,汇聚全身阳气,如同人体阳气的“指挥中心 ”。刺激百会穴能激发头部阳气,起到升阳醒脑、开窍醒神的功效,对改善因阳气不足导致的精神萎靡、困倦乏力有显著作用。

操作方法:采用空心掌叩击法,将手掌微微弯曲,以腕部发力,轻轻叩击百会穴, 每次叩击30-50下,力度由轻渐重,能有效振奋精神,提升大脑活力。

20250804_100801_456.png

3. 风池穴:

位置:在颈后大筋两旁与耳垂平行的凹陷处。

功效:它是足少阳胆经的重要穴位,不仅能舒缓颈椎不适,还如同身体的“通风口 ”,可疏通头部气血,改善脑部供血,对减轻因气血不畅引起的困倦、头晕效果显著。

操作方法:用双手拇指以穴位为中心进行旋转按揉,要求力度适当,每次2-3分钟,以局部产生酸胀感为佳,可使头部气血畅通,快速驱散困意。

20250804_100809_401.png

4. 内关穴:

位置:位于手腕横纹上2寸(约三横指),两筋之间。

功效:此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如同人体的“安神阀门 ”,具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的功效,尤其能改善因夏季闷热导致的胸闷、心慌、困倦等症状。

操作方法:用大拇指指腹揉按内关穴,左右两侧各按揉1-2分钟,力度以稍有疼痛感但能耐受为宜,可有效调节心率、舒缓情绪,帮助恢复清醒状态。

20250804_100820_051.png

二、夏日养生秘籍:赶走困意有妙招

除了按摩穴位,日常的养生保健也能让你远离困乏,且这些方法与中医原理 一脉相承:

祛湿茶饮:推荐荷叶陈皮茶和薄荷绿茶。正如中医所言湿邪困脾易致困乏,荷叶陈皮茶中荷叶味苦性平,清热利湿,能助脾胃运化水湿;陈皮理气健脾, 二者搭配泡茶饮用,从根源改善脾虚湿困的状态,让清阳上升,头脑清明。 薄荷绿茶中,薄荷清凉芳香,可提神醒脑,驱散暑热之邪,绿茶富含咖啡因,振奋精神,对应夏季暑热耗气伤津的原理。

20250804_100828_463.png

午间小憩:午时心经当令,对应中医“汗为心之液 ”,夏季多汗易耗心气心 阴的理论。此时小憩15-30分钟,能养心安神,补充心气,缓解因心气不足导致的神疲体倦,为下午积蓄能量。

20250804_100842_351.png

运动养生:清晨或傍晚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功法,契合中医“人与天 地相参 ”的理念。在阳气初生或收敛之时运动,有助于调节气血运行,促进阳气生发,增强脾胃功能,改善因脾胃阳气不足引发的精神不振,从整体上调和阴阳平衡。

20250804_100852_115.png

调节饮食:多吃冬瓜、薏米、山药等健脾祛湿的食物,是针对脾喜燥恶湿的特性,直接作用于脾虚湿困的根源;少吃油腻、生冷食品,避免加重脾胃负担,防止阻碍脾胃运化功能,从而减少因脾胃虚弱导致的气血生成不足、清阳不升引起的午后困倦。

这个夏天,别再被“夏打盹 ”打败!学会这些中医养生小技巧,搭配自我按摩和健康生活方式,让你清爽度过每一天。快把这份“解困指南 ”分享给身边的人,一起活力满满迎接夏日吧!

注:以上方法适合一般人群,若困倦症状严重或伴有其他明显不适,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辨证调理。

图文I 赵梦雄

编辑 I 庄子豪*

校对 I 商蔚然

初审 I 陈英英

复审 I 张   玮

部分源于网络,侵删

视频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介绍

20250804_100811_946.png

赵梦雄,医学硕士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脊柱软伤科医师

擅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等多种骨关节软组织疾病。

20250804_100834_079.png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国家中医优势专科

国家中医重点专科

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

国家区域(华北地区)推拿诊疗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诊疗模式规范化示范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王金贵教授名医名家科普工作室

天津市中医推拿研究所

天津中医一附院推拿科普基地

就诊地点:北院-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4号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C座2楼

关节软伤科、颈腰损伤科

骨伤推拿科(脏腑病证、小儿推拿)

南院-天津市西青区昌凌路88号门诊

门诊1楼D区 骨伤推拿科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4号
    • 电话:022-27432580
    • 传真:022-27432580
    • 邮编:300193

在线预约网上咨询直接就诊交通地址

版权所有: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外治综合诊疗中心       技术支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