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文章

暑期孩子总喊肚子痛?家长别慌,这样应对最有效!

炎炎暑期,孩子突然捂着肚子喊疼,小脸皱成一团,甚至哭闹不止...这场景是否让您心头一紧?别担心,这并非个例。

20251005_041006_756.png

暑期确实是孩子腹痛的高发期,背后暑期腹痛的常见"元凶":

1. 过食寒凉食物

20251005_041030_225.png

暑期炎热,冷饮、冰镇水果、冰淇淋、雪糕等寒凉食物仿佛成了孩子们消暑佳品,殊不知孩子的脾胃最怕寒凉。小孩子脾胃尚未发育完全,如果频繁进食上述寒凉食物的话,常会在餐后发生腹痛。

其疼痛部位多在胃脘部或脐周部,轻者可能像充气一样胀痛,严重者可能像手拧着胃肠样绞痛。肠胃功能较好的孩子,疼痛时间较短,可能在数十分钟到数小时内缓解;肠胃功能较弱的孩子,疼痛持续时间较长,数小时甚至数天。腹痛的同时,还可能伴随腹泻、发烧、呕吐等症状。

2. "空调"惹的祸

20251005_041002_016.png

暑期空调对于孩子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不再被酷暑困扰,白天晚上都可以干爽舒适地玩耍和休息。但是同时如果空调温度过低或冷风直吹的话,孩子很容易受凉而引发腹痛。其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伴随症状与过食寒凉食物情况相似。

3. 饮食不洁净引发急性胃肠炎

20251005_041023_828.png

暑期高温高湿,食物很容易变质滋生细菌或病毒,如果孩子饭前不洗手,过食不洁饮食的话,急性胃肠炎就找上门了,孩子又吐又拉,肚子一阵一阵绞痛,其疼痛部位多在脐周部;病情较轻或经过及时治疗者,疼痛可持续数小时到1-2天内缓解,病情较重或未得到有效治疗者,腹痛可能会持续3-5天,甚至更长时间。腹痛的同时,还可能伴随水样便、恶心、呕吐、发烧、乏力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发生脱水,甚至危及生命。

4. 进食不当

20251005_041038_526.png

暑期天黑得晚,孩子玩嗨了睡得晚,如果贪食油腻、生冷、不易消化食物,或暴饮暴食超出脾胃负荷,常会引起腹痛。其疼痛部位多在胃脘部或脐周部或下腹坠痛或隐隐作痛,轻者胀痛,严重者会出现阵发性绞痛,若饮食过于辛辣、过烫食物刺激胃粘膜,可能还会引起胃部烧灼感。如暴饮暴食,其腹痛可能持续数小时或1-2天。腹痛的同时,还可能伴随打饱嗝、反酸、恶心甚至呕吐未消化食物、腹胀、大便稀溏伴有未消化食物残渣,或排气增多等症状。

5. 肠系膜淋巴结炎

20251005_041007_255.png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腹痛的常见原因。孩子一会儿喊肚子疼,疼得厉害,一会儿又像好了,一会儿又痛起来。腹痛部位多以脐周为主,有时也可发生在右下腹位置;多数情况下,孩子多会感觉不太剧烈、隐隐作痛,疼痛程度较轻,常伴随发热、恶心或呕吐、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家长们可前往医院及时进行腹部B超检查以明确诊断。

除此之外,还需注意有无肠道寄生虫感染而引发腹痛,另外还需除外肠梗阻、肠套叠、肠扭转等外科疾病。

家长应对锦囊:

20251005_041016_187.png

1. 保持冷静观察: 别过度惊慌,先安抚孩子,仔细询问疼痛部位(是胃脘部还是脐周部)、性质(是胀痛还是绞痛)、持续时间,观察伴随症状。

2. 暂时禁食: 在明确原因前,尤其是伴有呕吐时,可暂停进食1-2小时,让肠胃休息。之后尝试少量喂温水或口服补液盐。

3. 慎用止痛药: 切勿擅自给孩子吃止痛药! 这会掩盖真实病情,延误诊断(特别是急腹症)。

4. 记录病情: 记下孩子腹痛开始时间、特点、呕吐/腹泻次数和性状、体温变化、进食内容等,就诊时详细告知医生。

5. 及时就医: 孩子出现腹痛,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避免耽误病情。

当孩子腹痛排除了外科及感染性疾病后,确诊为功能性腹痛时,我们还可以选择小儿推拿来帮助缓解孩子腹痛症状。中医学认为,不通则痛,通则不痛。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症状对上述功能性腹痛进行辨证分析。具体如下:

1. 寒痛

孩子肚子疼常于受凉或饮食生冷后发生,疼痛特点为肚子疼一阵一阵的,且痛处喜暖,得温则舒,遇寒加重。推荐处方为补脾经、拿肚角、揉一窝风、揉外劳宫、推三关、摩关元。

20251005_041017_072.png

2. 伤食痛

20251005_041049_967.png

孩子肚子疼痛特点为拒按、排便前腹痛,排便后疼痛减轻。还常伴有食欲下降,呕吐,呕吐物酸馊味,大便秽臭,睡觉不安稳,时有啼哭。推荐处方为补脾经、拿肚角、清大肠、揉板门、推四横纹。

3. 虚寒腹痛

20251005_041000_630.png

病程长。其肚子疼的特点为:肚子隐隐作痛,喜按喜温,常常反复发作。常伴有面色少华,精神倦怠,手脚凉,大便稀溏,食欲下降等。推荐处方为补脾经、拿肚角、揉外劳宫、推三关、揉足三里。

预防胜于治疗

1. 把好"入口关":食物新鲜、清洁、彻底煮熟。生熟分开。不吃隔夜或可疑变质食物。水果彻底洗净。

2. "冷"要有度:严格控制冷饮冰品摄入量,避免空腹食用。鼓励喝温开水。

3. 空调使用得当:温度适宜,避免冷风直吹,尤其注意腹部保暖。

4. 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归来务必用肥皂/洗手液彻底洗手。

5. 饮食规律清淡:暑期宜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避免暴饮暴食和过于油腻。

孩子腹痛常见,需谨慎应对,掌握科学应对之法,既不过度焦虑,亦不轻易忽视,才能为孩子撑起健康晴空。这份实用指南,值得你收藏或分享给更多需要的父母!

微信图片_2025-10-05_160737_478.jpg

图文I 李桂华

编辑 I 苏楷涵*

校对 I 商蔚然

初审 I 陈英英

终审 I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作者介绍

20251005_041010_506.png

李桂华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小儿推拿中心主任

    兼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手法专业委员会理事,天津市中医药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天津市针灸学会耳穴诊治专业委员会委员,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教材《小儿推拿学》编委,《中医适宜技术操作入门丛书·图解小儿推拿》副主编,《津沽小儿推拿》编委。长期担任本科生及研究生小儿推拿学教学任务。目前主持2项课题,参研国家及省部级各项课题11项,发表论文十余篇。

    擅长治疗小儿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伤食、厌食、便秘、脾虚腹泻、功能性腹痛等)、呼吸道疾患(反复性感冒、咳嗽、鼻炎、腺样体肥大等)以及过敏、发育迟缓、夜啼、抽动症等疾病。

wechat_2025-10-05_160825_084.png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国家中医优势专科

国家中医重点专科

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

国家区域(华北地区)推拿诊疗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诊疗模式规范化示范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王金贵教授名医名家科普工作室

天津市中医推拿研究所

天津中医一附院推拿科普基地

就诊地点:北院-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4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C2

关节软伤科、颈腰损伤科

骨伤推拿科(脏腑病证、小儿推拿)

南院-天津市西青区昌凌路88号门诊

门诊1D区 骨伤推拿科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4号
    • 电话:022-27432580
    • 传真:022-27432580
    • 邮编:300193

在线预约网上咨询直接就诊交通地址

版权所有: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外治综合诊疗中心       技术支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