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文章

【颈椎专区】从海河畔的警示说起:旅途中的颈椎保卫战

这个假期,我们大天津的美景可谓是相当火爆,海河沿岸游人如织,游船上的微风与意式风情街的洋楼相映成趣。但很多游客在沉醉美景时,常因长时间仰头拍照、低头查地图出现颈部僵痛——这恰是颈椎发出的早期警报。中医强调“治未病”,此时介入调理事半功倍,可有效防止颈部劳损进一步发展为更严重的颈椎问题,防止旅途变“苦旅”。

20251005_051055_902.png

『中医视角的颈椎预警信号』

若您在路途自拍后出现:转头时有“咔嗒”声、项背部僵硬不适如压重石等症状,那这就有可能是颈部肌肉劳损、颈椎小关节功能紊乱或颈椎病的早期症状,这些也正提示我们要重视这些初期信号。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自我康复锻炼来改善其症状,控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自我锻炼方法:麦肯基疗法的中医化改良。

麦肯基力学治疗方法,是由新西兰物理治疗师麦肯基创立和逐步完善的,其通过针对人体脊柱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应用恰当的力学方法进行治疗。以下方法为结合西方麦肯基疗法与中医导引术,总结的五式“旅途颈部保健操”。为便于大家记忆,特别为每个动作起了相应的具有“津味”的别称:

01津门观匾式(坐位后缩)

20251005_051051_224.png

想象在古文化街欣赏匾额:坐直如钟,下巴微收如临名家题字,在不低头和仰头的前提下头部尽量向后运动,达到最大范围,停留瞬间后放松回到初始位。有节律的重复5-10次。后期我们可以通过在最大范围处用单手或双手在下颏部加压,来增加锻炼的幅度和效果。

02摩天轮望月式(后缩加伸展)

20251005_051003_058.png

仿若天津之眼俯瞰全城:完成第一式后缓慢仰头,到最大幅度后,停留1秒,然后缓慢的回到起始位。有节律的重复5-10次。同样,我们可以用一手扶住额部,另一手托住下颏,来增加后仰的幅度,以增强锻炼效果。

03杨柳青摆枝式(后缩加侧屈)

20251005_051015_545.png

似运河畔杨柳随风:头部侧倾时想象耳垂寻找同侧肩膀,进行头侧屈运动,到最大幅度后,停留1秒,然后缓慢的回到起始位。有节律的重复5-10次。可以通过扶在头上来进行加压侧屈,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不要有头部的旋转。

04泥人张塑形式(后缩加旋转)

20251005_051024_338.png

效仿非遗匠人塑像:旋转头部时想象在精修泥人细节,双肩如磐石不动。在动作1的最大范围基础上,头先向一侧旋转,在旋转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好后缩,在旋转到最大幅度时,停留1秒,然后慢慢的回到起始位。有节律的重复5-10次。可以用一手扶住侧头部,另一手托住下颏,双手施加旋转力来加压。

05煎饼馃子卷叠式(屈曲颈椎)

20251005_051032_033.png

模拟制作天津美食:低头时想象用下巴卷起馃子,低头至下颏尽量接近胸骨,然后回复至起始位,有节律的重复5-10次。在低头至最大幅度时,可以用双手抱住后头部,进行加压屈曲,动作需如摊煎饼般圆滑连贯。

『友情提示』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每个动作5-10次为一组,每天5-10组,根据个人的耐受情况,逐步增加。待症状改善后,可以将每天的组数降到2-4组。此外,这种运动方式适用于颈椎病初期,对颈项部疼痛及活动受限为主的症状有较好的康复效果,对于合并有肢体症状或头晕头痛等症状的患者还是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微信图片_2025-10-05_160737_478.jpg

END』

图文丨李正飞

编辑丨赵  *

校对丨商蔚然

初审丨陈英英

终审丨张   

(部分源于网络,侵删)

作者简介

20251005_051008_453.png

李正飞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推拿科副主任

李正飞,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副主任。天津市中医经典传承人才,天津市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理事,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推拿分会理事。共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校院级课题10余项,第一作者发表SCI在内中英文论文近20篇。参编论著3部,其中参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十四五”教材1部。作为推拿教研室教学骨干力量,出色的完成天津中医药大学本科、研究生等临床带教、课堂教学工作,并获得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优秀教师”荣誉称号;获得天津中医药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并获得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优秀科普工作者”、“优秀科普健康科普作者二等奖”荣誉称号。

擅治病种:1)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膝骨性关节炎等骨关节疾病:2)紧张性头痛、失眠、眩晕、耳鸣、慢性疲劳综合征、慢性腹泻、便秘、尿潴留等内科疾病。

wechat_2025-10-05_160825_084.png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国家中医重点专科

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

国家区域(华北地区)推拿诊疗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诊疗模式规范化示范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王金贵教授名医名家科普工作室

天津市中医推拿研究所

天津中医一附院推拿科普基地

就诊地点:北院﹣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4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C座2楼

关节软伤科、颈腰损伤科

骨伤推拿科(脏腑病证、小儿推拿)

南院﹣天津市西青区昌凌路88号门诊

门诊1楼 D 区

骨伤推拿科门诊、小儿推拿特色门诊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4号
    • 电话:022-27432580
    • 传真:022-27432580
    • 邮编:300193

在线预约网上咨询直接就诊交通地址

版权所有: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外治综合诊疗中心       技术支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