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冷空气一来,不少朋友的鼻子又开始“罢工”了——鼻塞、流涕、喷嚏连连,纸巾用了一包又一包。这烦人的鼻炎,到底该怎么办?
为什么一到换季,
鼻子就先知道?
西医常说过敏原、冷空气刺激。而中医则认为,鼻为肺之窍,鼻子就像是肺的“窗口”。当人体正气不足时,风寒邪气就会通过这个“窗口”入侵,或者体内的湿浊、痰热等病理产物向上熏蒸,最终导致鼻子不通畅。
因此,鼻炎虽表现在鼻,其根源多与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本质属于中医所说的 “本虚标实”。
中医妙招,帮助您轻松缓解鼻不适

一、按一按,瞬间通畅
1. 迎香穴:位于鼻翼两侧。用食指指腹旋转按揉1-3分钟,能有效刺激局部气血运行,从而改善鼻腔通气。

2. 印堂穴:位于两眉中间。用食指中指轻柔按压,能清头目、通鼻窍。
3. 合谷穴(虎口处):按压这里能有效缓解头面部不适,俗称“面口合谷收”。

若鼻涕表现为质地清稀、透明如水,这通常是机体感受寒邪,或自身阳气不足,导致津液温煦与固摄失常的典型表现。不妨试试用艾条温灸大椎穴、足三里。艾灸的温热之力能有效驱散寒邪,温补阳气,从根源改善虚寒体质。
1. 大椎穴:低头时脖子后最突出的骨头下方

2. 足三里:膝盖外侧凹陷下四指,胫骨前缘外一横指

每天早晚用温生理盐水洗鼻,可以有效冲走鼻腔内的过敏原和分泌物,减轻鼻黏膜水肿,简单又有效!
虚寒体质(怕冷、清涕):少碰冷饮、冰西瓜,多喝姜枣茶,吃点山药、小米粥,温暖你的脾胃。

肺热体质(黄稠涕):避开辛辣烧烤,试试雪梨、白萝卜汤,清清肺热。

√出门戴口罩:既能保暖,又能隔绝冷空气和灰尘的直接刺激。
√护好关键部位:注意后颈、背部和脚部的保暖,避免风寒从这些地方入侵。
√保证充足睡眠:熬夜最耗伤阳气,良好的作息是提高正气的基石。
以上方法适用于日常保健和缓解轻度症状。如果您的鼻炎问题严重,反复发作,建议及时寻求专业中医师的帮助,通过辨证论治,进行个体化的中药调理,从根本改善您的体质。
调理鼻炎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贵在坚持。这个秋天,让我们一起努力,畅快呼吸!转发给身边需要的朋友,分享一份秋日的健康关怀!

图文I 赵梦雄
编辑 I 徐楚瀚*
校对 I 商蔚然
初审 I 陈英英
审核 I 张玮
部分源于网络,侵删
作者介绍

赵梦雄,医学硕士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脊柱软伤科医师
擅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等多种骨关节软组织疾病。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国家中医优势专科
国家中医重点专科
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
国家区域(华北地区)推拿诊疗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诊疗模式规范化示范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王金贵教授名医名家科普工作室
天津市中医推拿研究所
天津中医一附院推拿科普基地
就诊地点: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4号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C座2楼
关节软伤科、颈腰损伤科
骨伤推拿科(脏腑病证、小儿推拿)
南院-天津市西青区昌凌路88号
门诊1楼D区
骨伤推拿科门诊、小儿推拿特色门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