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文章

【拉伸贴】顽固腰臀疼痛总不好?拉伸帮你来解决!

拉伸贴顽固腰臀疼痛总不好?拉伸帮你来解决!

顽固腰臀疼痛总不好?

拉伸帮你来解决!

一、容易被忽视的腰痛元凶

最近门诊来了一位快递小哥小王,他每天要搬运上百件包裹,最近总感觉腰侧像被电击一样刺痛,弯腰时更是疼得直不起身。经过检查,医生诊断他同时患有"臀上皮神经卡压症""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这两种听起来复杂的疾病,其实正在悄悄影响着无数人的健康,而它们的背后,都藏着一个共同的"帮凶"——腰方肌。

1. 臀上皮神经卡压症

这个病症堪称"办公室白领的克星"。臀上皮神经就像穿过隧道的电缆,当它经过腰部筋膜时,如果遇到肌肉过度紧张或筋膜增厚,就会像被钳子夹住的水管(图1)。

数据显示,30-50岁人群中有近40%出现过相关症状。患者常表现为:

① 腰部像被刀割的锐痛,尤其在突然转身时疼痛会"放电"般窜向臀部和大腿外侧

② 按压髂嵴(系皮带的位置)有明显压痛点

腰方肌的暗箱操作:腰方肌位于腰椎两侧,像两片护腰甲包裹着脊柱。当它因久坐、弯腰或单侧用力过度而紧张时,会像拧毛巾一样拉扯附着在其表面的筋膜。臀上皮神经恰好穿行于这些筋膜之间,被紧绷的腰方肌卡住后,神经就像被踩住的水管,血流受阻,疼痛信号便源源不断传递给大脑。

image.png

臀上皮神经穿过有胸腰筋膜构成的隧道,髂嵴有明显压痛(引自3Dbody

2.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我们的腰椎就像叠放的积木,其中第三腰椎的"翅膀"(横突)特别长,像天线一样突出。建筑工人、健身爱好者等需要反复弯腰的人群最易中招。当这个部位反复受伤时:

① 晨起时腰部像灌了铅般沉重

② 久坐后站起需要扶着腰慢慢直身

③ 特定姿势(如跷二郎腿)会引发剧痛

④ 疼痛范围从腰骶部扩散到腹部

腰方肌的致命拉力:第三腰椎横突是腰方肌的重要锚定点,就像船锚固定船身。当腰方肌长期处于紧绷状态,会像拔河一样持续牵拉横突,导致附着点反复发炎。更危险的是,紧张的腰方肌会改变腰椎力学结构,让第三腰椎横突更容易与周围肌肉、筋膜发生摩擦,形成恶性循环——就像生锈的门轴越卡越紧(图2)。

20251028_021030_790.png

2 第三腰椎横突是腰方肌的重要锚定点(引自3Dbody

二、被低估的康复利器:拉伸

很多人出现腰痛就盲目按摩或热敷,其实科学拉伸才是"治本"的关键。就像被揉皱的衬衫需要熨烫,紧绷的肌肉筋膜也需要通过拉伸恢复弹性:

拉伸的三大神奇功效

① 松解肌肉:将缩短的肌肉纤维拉长到正常长度,如同解开打结的耳机线

② 改善微循环:增加肌肉血流量,像给干旱的田地灌溉

③ 重建力学平衡:调整腰椎关节压力分布,如同为倾斜的书架增加支撑

三、腰方肌拉伸全攻略

腰方肌就像天然的人体束腰,连接着肋骨和骨盆。这里介绍一种卧姿版腰方肌拉伸练习,可以帮助改善臀上皮神经卡压症和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症状。

① 身体右侧侧卧,前臂支撑身体,呈沙滩卧姿。保持身体挺直。弯曲左腿,尽量向身体上方提起,位于下方的腿保持不动(图3)。如果位于下方的腿和上半身依然在同一直线上,说明你完成了正确的初始姿势(图4)。上半身向前弯曲,从而拉伸腹斜肌而非腰方肌。

20251028_021043_141.png

3

20251028_021004_708.png

4  位于下方的腿和上半身保持在同一直线上

② 右手撑地放在右手肘之前所处的位置,拉伸510秒。慢慢地伸直手臂。可以用左手帮助身体保持平衡。右侧腰部出现轻微刺痛感或拉伸感时停止动作。放松肌肉510秒。

③ 位于下方的腿发力压地板,以产生抗阻力,保持510秒(图5)。

20251028_021024_189.png

5

④ 循环练习:重复3次,早晚各做1组。

四、五大注意事项

① 拉伸时保持"微酸不痛"原则,就像拉橡皮筋到七分紧

② 呼气时加深拉伸,吸气时保持,配合呼吸节奏

③ 避免快速弹震式拉伸,要像慢镜头回放般控制

④ 饭后1小时内不宜练习

⑤ 急性疼痛期(受伤48小时内)禁用

五、特别提醒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请立即就医:

① 夜间痛醒或伴有发热

② 下肢出现麻木或肌力下降

③ 疼痛持续加重超过1

现代人每天平均久坐时间超过8小时,腰部肌肉就像长期绷紧的弓弦。通过科学拉伸,我们不仅能缓解现有症状,更能为腰椎构建起动态保护屏障。记住:最好的治疗是预防,每天10分钟拉伸,胜过日后10天卧床休息。从今天开始,给自己一个"松绑"的机会吧!

图文I房  纬

编辑I张 森*

校对I商蔚然

初审I陈英英

终核I张  玮

作者简介

20251028_021045_924.png

房纬,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推拿科副主任

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特色技术工作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疼痛分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手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天津市中医药学会推拿专业技术委员会副主委;天津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分会副主委;天津市疼痛质控中心委员。

屏幕截图 2024-04-23 141044.png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国家中医优势专科

国家中医重点专科

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

国家区域(华北地区)推拿诊疗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诊疗模式规范化示范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王金贵教授名医名家科普工作室

天津市中医推拿研究所

天津中医一附院推拿科普基地

就诊地点: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4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C2

关节软伤科、颈腰损伤科

骨伤推拿科(脏腑病证、小儿推拿)

南院-天津市西青区昌凌路88

门诊1D

骨伤推拿科门诊、小儿推拿特色门诊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4号
    • 电话:022-27432580
    • 传真:022-27432580
    • 邮编:300193

在线预约网上咨询直接就诊交通地址

版权所有: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外治综合诊疗中心       技术支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