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优化督灸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推拿科肌张力障碍病房二病区医护人员在职工小家召开督灸专项会议。病区主任范青、贾峻,主治医师陈会滨、王君实、丁骥,住院医师耿晨及主管护师李茵、刘建参加此次会议。
会议由范青主任主持,主要针对科室在开展督灸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及所取得的成效进行了经验交流与总结。
会议中,病区成员进行了积极讨论,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贾峻主任结合督灸的临床使用经验,从总体上肯定了督灸在肌张力障碍、疼痛、失眠及眩晕等疾病中的改善作用。但是临床中也存在患者认为督灸容易引起“上火”,对督灸存在抵触情绪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督灸在治疗疾病中的应用。因此,贾主任提出今后应加强督灸的宣传工作,同时继续开发督灸的优势病种,努力使患者获益最大化。李茵护士、刘建护士也提到,在实施督灸治疗的过程中,绝大多数患者给出了积极反馈,表示失眠、疼痛和肌肉僵硬等不适都有所改善。不过,由于患者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反映督灸时的温度过热或过低,时间过长或过短等问题,这提示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应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在督灸的施灸时间、艾绒铺放厚度及温度控制方面,努力做到“个性化”,以实现最佳治疗效果。
在操作规范方面,陈会滨医生认为,可以参考权威中医典籍与临床实践经验,制定详细、统一的督灸操作手册,明确各个环节的标准参数,确保治疗的一致性和有效性。王君实医生认为,可以参考权威论文,制定相应的量表,更加详细地统计患者所患疾病、体质等信息,总结出督灸适宜的体质、优势病种,并根据患者个体耐受情况及时调整,实现个性化精准治疗。在宣传推广上,耿晨医生认为,可以计划制作精美的督灸宣传手册、科普视频及展板,利用线下志愿活动及官网、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全方位普及督灸知识,提高患者知晓率。
谈及督灸未来的使用及发展,范青主任表示,督灸作为中医传统特色疗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应积极开展相关科研项目,深入研究督灸的作用机制并进行疗效评估,用科学数据来证实督灸疗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并进一步提升督灸的临床疗效。
此次会议的召开,为病区督灸疗法的规范开展与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相信在全体医护的共同努力下,督灸这一中医疗法将继续焕发生机与活力,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福祉,助力中医事业的传承与发展。
津沽推拿简介
津沽推拿依托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是学术带头人王金贵教授在系统梳理天津地区推拿名家学术思想基础上,融合其30余年临床经验逐步形成的推拿流派。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始建于1958年,历经60余载发展,已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天津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推拿实验教学中心、天津市级教学团队、天津市中医推拿研究所、天津市级科普基地、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名家科普工作室,拥有国家中管局推拿手法生物效应三级实验室1个,是集医、教、研、宣四位一体的中医内外兼治综合诊疗中心。
在临床方面,津沽推拿围绕学术带头人王金贵教授学术思想,形成了“时相性辨证施治理论”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通脉调气”理论治疗痉挛性斜颈、慢性疲劳综合症、紧张性头痛、失眠、痛经、肠易激综合征等功能性内科疾病及神经系统疑难病,“固护中州” 理论为核心治疗小儿肌性斜颈、消化不良、发育迟滞、腺样体肥大、脊柱侧弯、咳嗽等儿科疾病,成功打造了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津沽脏腑推拿、津沽伤科推拿、津沽小儿推拿三大特色分支。科室下设骨伤推拿科、脏腑病证科、小儿推拿中心等亚专科,开放床位数220张、门诊25间、中医特色外治疗法14项,年出院超5千人次,年门诊量超9万人次,临床规模居于全国同行业前列。
在科研方面,津沽推拿形成了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拿手法生物效应三级实验室为内核,以天津中医药大学及医院科研平台为依托的整体发展格局,始终坚持以传承创新作为专科发展的强大引擎,以学科发展带动专科建设,将科教成果应用于临床,促进科室整体实力的逐年提升。目前,科室主持承担包含27项国家级课题在内的各级别课题120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3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国家授权专利19项,编写学术著作43部。构建了以标准引领推拿技术发展的规范化范式:牵头制定中华中医药学会《脏腑推拿技术操作规范》、参编世界卫生组织的《WHO推拿操作规范》《WHO推拿培训规范》、牵头和参与制修订11项中医临床诊疗指南。
在教学方面,津沽推拿作为天津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天津市普通高校推拿实验教学中心,主持编写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推拿学》、科学出版社“十三五”“十四五”推拿学专业系列教材及国家规划教材66部,主编12部,副主编22部。特别是主编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推拿学》,引领推拿教育国内外发展。本专科拥有天津市线下一流课程《推拿治疗学》,天津市创新创业课程《推拿治疗学》等,同时深入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建立“三段式教学”,在课堂教学、实训教学、临床教学阶段,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建设思想,在课堂及实训中,引入PBL教学模式、标准化病人等先进理念及虚拟仿真教学平台、VR技术。目前主持承担教学改革课题16项,先后荣获高教研究优秀成果优秀奖、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中医药教育科学研究论文优秀奖、全国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天津市市赛二等奖、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图文I耿晨、商蔚然
编辑I商蔚然
校对I陈英英
审核I张 玮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国家中医优势专科
国家中医重点专科
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
国家区域(华北地区)推拿诊疗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诊疗模式规范化示范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王金贵教授名医名家科普工作室
天津市中医推拿研究所
天津中医一附院推拿科普基地
就诊地点:北院-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4号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C座2楼
关节软伤科、颈腰损伤科
骨伤推拿科(脏腑病证、小儿推拿)
南院-天津市西青区昌凌路88号门诊
门诊1楼D区 骨伤推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