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下午,天津中医药大学新校区8号楼大厅内暖意融融,一场以"非遗炫彩绽芳华,青春同行共传承"为主题的非遗文化体验活动在此展开。来自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的百余名师生,在推拿艾香与非遗技艺的交织中,共赴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
腹藏乾坤:脏腑推拿显玄机
"才按了两分钟,我手脚就开始发麻发凉!"天津师范大学美院的同学躺在推拿床上惊叹。泰国留学生钟心文笑着解释:"这是'得气感',说明手法正在激发三焦气机。"随着层按法逐渐深入,该同学腹内响起细微的肠鸣:"原来腹部推拿真能调理妇科和内科疾病?""当然!"钟心文一边施术一边回答:"津沽推拿通过伏冲之脉调节全身,像女生的痛经问题也能改善。"该同学闻言竖起大拇指:"中医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太神奇了!"
肩颈纾解:痛后新生见真章
肩颈推拿区传来研究生院耿老师的感慨:"范同学你这手法是'痛并快乐着'啊!"范顺的拇指正抵在对方肩胛骨内侧的筋结上:"您这块菱形肌已经僵硬得像石头了。"随着迭揉法的持续渗透,耿老师额头渗出细汗,却在松手瞬间长舒一口气:"按的时候确实疼,但松手后整个肩膀都轻快了!"隔壁肩颈部放松区突然响起提醒:"同学你颈部肌肉僵硬程度超常,建议尽快到一附院做系统检查。"帅诚昊的叮嘱也提高了大家对亚健康状态的重视。
非遗交融:文化互鉴绽芳华
活动快结束时,津沽推拿的同学们也去体验了天津师范大学美院提供的非遗文化。额间贴着金莲花的钟心文,正与天津师大学生探讨花钿纹样:"唐代的莲花钿象征清净,和我们推拿追求的'气血调和'异曲同工。"另一边,范顺和帅诚昊在挑选各种原料,将其研磨后填入香囊,也将这份高校非遗活动交流的情谊装进了心里。
作为第五批国家级非遗,津沽脏腑推拿通过"通脉调气"的核心技艺,在两个多小时内为50余位师生缓解不适。当泰国医学生用中国非遗技艺为师生调理,而中国学生教外籍师生制作唐代妆容时,文化传承便有了温度。此刻,推拿床上的余温未散,这场关于古老智慧的青春接力,正让沉寂千年的非遗在00后的指尖绽放新的生机。
津沽推拿简介
津沽推拿依托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是学术带头人王金贵教授在系统梳理天津地区推拿名家学术思想基础上,融合其30余年临床经验逐步形成的推拿流派。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始建于1958年,历经60余载发展,已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天津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推拿实验教学中心、天津市级教学团队、天津市中医推拿研究所、天津市级科普基地、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名家科普工作室,拥有国家中管局推拿手法生物效应三级实验室1个,是集医、教、研、宣四位一体的中医内外兼治综合诊疗中心。
在临床方面,津沽推拿围绕学术带头人王金贵教授学术思想,形成了“时相性辨证施治理论”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通脉调气”理论治疗痉挛性斜颈、慢性疲劳综合症、紧张性头痛、失眠、痛经、肠易激综合征等功能性内科疾病及神经系统疑难病,“固护中州” 理论为核心治疗小儿肌性斜颈、消化不良、发育迟滞、腺样体肥大、脊柱侧弯、咳嗽等儿科疾病,成功打造了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津沽脏腑推拿、津沽伤科推拿、津沽小儿推拿三大特色分支。科室下设骨伤推拿科、脏腑病证科、小儿推拿中心等亚专科,开放床位数220张、门诊25间、中医特色外治疗法14项,年出院超5千人次,年门诊量超9万人次,临床规模居于全国同行业前列。
在科研方面,津沽推拿形成了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拿手法生物效应三级实验室为内核,以天津中医药大学及医院科研平台为依托的整体发展格局,始终坚持以传承创新作为专科发展的强大引擎,以学科发展带动专科建设,将科教成果应用于临床,促进科室整体实力的逐年提升。目前,科室主持承担包含27项国家级课题在内的各级别课题120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3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国家授权专利19项,编写学术著作43部。构建了以标准引领推拿技术发展的规范化范式:牵头制定中华中医药学会《脏腑推拿技术操作规范》、参编世界卫生组织的《WHO推拿操作规范》《WHO推拿培训规范》、牵头和参与制修订11项中医临床诊疗指南。
在教学方面,津沽推拿作为天津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天津市普通高校推拿实验教学中心,主持编写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推拿学》、科学出版社“十三五”“十四五”推拿学专业系列教材及国家规划教材66部,主编12部,副主编22部。特别是主编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推拿学》,引领推拿教育国内外发展。本专科拥有天津市线下一流课程《推拿治疗学》,天津市创新创业课程《推拿治疗学》等,同时深入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建立“三段式教学”,在课堂教学、实训教学、临床教学阶段,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建设思想,在课堂及实训中,引入PBL教学模式、标准化病人等先进理念及虚拟仿真教学平台、VR技术。目前主持承担教学改革课题16项,先后荣获高教研究优秀成果优秀奖、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中医药教育科学研究论文优秀奖、全国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天津市市赛二等奖、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图文丨陈巧玲*
编辑丨陈巧玲*
校对丨商蔚然
审核丨张 玮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国家中医优势专科
国家中医重点专科
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
国家区域(华北地区)推拿诊疗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诊疗模式规范化示范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王金贵教授名医名家科普工作室
天津市中医推拿研究所
天津中医一附院推拿科普基地
就诊地点:北院-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4号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C座2楼
关节软伤科、颈腰损伤科
骨伤推拿科(脏腑病证、小儿推拿)
南院-天津市西青区昌凌路88号门诊
门诊1楼D区 骨伤推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