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简讯】第十七届国际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推拿技术:数字化革新与标准化应用”学术交流会在津举行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针灸推拿学科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中国·天津第十七届国际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暨上合组织传统医学医疗技术合作交流培训项目启动会于2025年10月18日在天津正式召开。大会以“创新·融合·共享:让针灸推拿造福全球”为主题,汇聚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针灸推拿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与临床创新成果,推动针灸推拿技术的国际化、标准化与现代化进程。

本次大会特设“推拿技术:数字化革新与标准化应用”分会场,邀请来自国内外推拿、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分享研究成果与临床经验。

推拿分会场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务处处长、推拿科负责人李华南教授对所有来宾表示欢迎。当前中医推拿正处于数字化与国际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学科应在守正创新中强化学科协同、深化产学研融合。李华南处长在致辞中回顾了天津中医一附院推拿学科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科室在医疗服务、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并希望业内同仁可以通过此次会议,交流互鉴,共同推动推拿学科的标准化、智能化建设。

20251026_021001_026.png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务处处长、推拿科负责人李华南教授致辞

【学术讲座】

会场邀请了海内外多位学者,聚焦推拿技术在数字化、智能化及国际标准化方向的最新进展,为传统医学的全球化传播注入新动能。

20251026_021027_719.png

《一指禅推法在臂丛神经损伤术后后遗症中的干预作用》

李征宇教授

上海中医药大学

李教授介绍了一指禅推法的临床应用及特色,并分享了团队开展的一项关于该手法治疗臂丛损伤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随机对照研究,深入探讨推拿干预的中枢机制,为中医推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供循证依据。

20251026_021042_771.png

《慢性腰痛伴腹胀的推拿诊疗思路》

张振宇教授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张振宇教授结合多例临床病例,系统阐述了慢性腰痛伴腹胀的推拿诊疗思路,强调腰腹一体的功能平衡,从经筋与脏腑互动角度综合施治的重要性。

20251026_021053_323.png

《构建推拿治疗师的全球能力》

郑文庆教授(新加坡)

新加坡中央医院郑文庆教授提出全球能力建设三阶段战略,强调新加坡在中西医融合中的桥梁作用,并介绍国际推拿联盟及圆桌会议成果,呼吁以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推动推拿国际化发展。

20251026_021007_927.png

《非药物疗法中推拿的循证研究与智能化转化——EMMA中医推拿机器人探索》

张艺钟教授(新加坡)

新加坡 AiTreat公司张艺钟博士介绍了EMMA中医推拿机器人在非药物疗法中的应用进展,形象生动的展示了机器人结合人工智能算法与生物反馈系统,并对中医推拿机器人实现推拿力度、频率与经络部位的精准控制方面展开了科学设想,为中医推拿向智能化新时代迈进提供新思路。

20251026_021015_441.png

《Bloodletting and Insects in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Consumptive Disease: Classical Insights and Modern Implications》

Henry Tarazona教授(哥伦比亚)

加拿大安大略州中医学院

Henry 博士从《金匮要略》“虚劳”理论出发,探讨放血疗法与虫类药在慢性疲劳、免疫紊乱等疾病中的应用,强调“破血通络”思路,并通过临床案例展示其在改善肥胖、疲劳及耳鸣等慢性病症状中的积极效果。

20251026_021031_415.png

《岭南林氏正骨推拿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弯症》

钟侨霖教授(中国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

钟侨霖副教授介绍了岭南林氏正骨推拿发展脉络、理念与特色手法,展示了该流派在青少年脊柱侧弯矫正中的实际应用与显著疗效,体现了中医正骨推拿在现代康复医学中的独特优势与传承创新价值。

20251026_021024_229.png

《智能中医诊疗技术进展及其在中医推拿中的应用》

周鹏教授

天津大学

周鹏教授介绍了智能中医诊疗技术的创新成果,包括中医脉诊客观化、脑控针灸、智能艾灸与推拿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展示了“脑—机—经络”闭环调控系统的最新进展。

20251026_021055_942.png

《脏腑推拿的东方传统与西方视角:国内外诊疗理念与差异探析》

李华南教授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李华南主任系统回顾了国内脏腑推拿的发展历程及现代研究进展。介绍了国外相关疗法如内脏松解术和玛雅腹部按摩。展望未来,他指出,脏腑推拿的适用病种将持续拓展,研究机制将不断深化,同时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医推拿实现全球化发展。

20251026_021005_775.png

《中医综合疗法治肌张力障碍的思路》

潘明柱主任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潘明柱主任系统介绍了肌张力障碍的病因特点与中医辨证思路,提出“针推通其经,方药调其脏”的综合治疗理念,强调针灸、推拿与中药在改善肌张力异常、恢复神经功能方面的协同作用,为中医治疗肌张力障碍疾病提供了新的临床策略。

20251026_021014_970.png

《颈性眩晕的精准诊断与推拿分期治疗应用》

范青主任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范主任围绕颈性眩晕,重点介绍了推拿手法在分期治疗中实施应用,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解了各种手法的具体操作方法,为颈性眩晕的精准诊疗提供了新路径。

本场报告内容涵盖数字化创新、标准化建设、智能化应用与国际合作等多个方向,充分展示了推拿技术在现代医学体系中的创新活力与全球影响力。专家们的深入交流与思想碰撞,为推拿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津沽推拿简介

津沽推拿依托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是学术带头人王金贵教授在系统梳理天津地区推拿名家学术思想基础上,融合其30余年临床经验逐步形成的推拿流派。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始建于1958年,历经60余载发展,已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天津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推拿实验教学中心、天津市级教学团队、天津市中医推拿研究所、天津市级科普基地、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名家科普工作室,拥有国家中管局推拿手法生物效应三级实验室1个,是集医、教、研、宣四位一体的中医内外兼治综合诊疗中心。

在临床方面,下设骨伤推拿科、脏腑病证科、小儿推拿科三个亚专科。开放床位数200张、门诊17间、中医外治特色疗法综合治疗单元5个、导引康复室1间,年出院超过6千人次,年门诊量超16万。同时,借助南北院区开辟形成“北院区优势病种—颈腰膝伤科疾病,南院区特色病种—肌张力障碍疾病”的发展格局。在科研方面,共主持和承担各级别课题123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8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3项,国家授权专利19项,软件著作权5项,牵头参与制修订国内外诊疗指南、共识、标准11项,主编专著44部。在教学方面,共编写国家规划教材77部,特别是主编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推拿学》,作为副主编编写国务院《中国大百科全书》,引领了国内外推拿科研教学的不断发展。目前主持承担教学改革课题16项,先后荣获高教研究优秀成果优秀奖、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中医药教育科学研究论文优秀奖、全国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天津市市赛二等奖、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微信图片_2025-10-05_160737_478.jpg

图文I 推拿科

编辑 I 黄莹雪*

校对 I 商蔚然

初审 I 陈英英

审核 I 张   玮

wechat_2025-10-05_160825_084.png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国家中医优势专科

国家中医重点专科

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

国家区域(华北地区)推拿诊疗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诊疗模式规范化示范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王金贵教授名医名家科普工作室

天津市中医推拿研究所

天津中医一附院推拿科普基地

就诊地点:北院-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4号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C座2楼

关节软伤科、颈腰损伤科

骨伤推拿科(脏腑病证、小儿推拿)

南院-天津市西青区昌凌路88号门诊

门诊1楼D区

骨伤推拿科门诊、小儿推拿特色门诊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4号
    • 电话:022-27432580
    • 传真:022-27432580
    • 邮编:300193

在线预约网上咨询直接就诊交通地址

版权所有: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外治综合诊疗中心       技术支持

关注我们: